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校园设计策略:高密度环境下,通过多层地面、复合功能及集聚,提高空间使用效率

校园设计策略:高密度环境下,通过多层地面、复合功能及集聚,提高空间使用效率

发布于:2022-01-20 09:35:20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生态“台地校园” | 深圳市三十三中校园设计
CPC建筑设计


教育理念的升级

势必带来校园建筑理念的重塑与空间设计的重构

//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这句诞生于深圳的宣传语,是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经济特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进行经济建设的集中体现。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就是以“深圳速度”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让深圳一跃成为全国摩天大楼最多的城市。


这是一个追求速度的城市,但我们的教育却是“慢工出细活”。我们的校园设计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创造性地解决有限的用地资源和学校对多样化空间需求之间的矛盾,找到城市的高速发展与教育的深耕细作之间的平衡点。



# 项目背景


三十三中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离市中心20公里,基地紧邻广达路和红棉路,总用地面积为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万平方米,为寄宿制公办三年制高级中学,将容纳36个教学班,提供1800个学位。



# 设计理念 


学校其实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如同精妙的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其内在逻辑规律和外在形态与其所处的大环境背景会产生一系列的动态关系。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依赖于这些动态关系的平衡和进化。我们的设计,正是基于大环境背景,对未来做出预判,从而创造出一个既符合当下,有自我维稳能力,同时又有生长进化潜力,在未来可以产生辐射带动作用的“台地校园”生态系统。

南侧沿街透视


“台地校园”应拥有相对完善的社区生活体系,具备一定的自我支持属性,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双重需求,除传统教学空间以外,创造包括交流、沟通、协作、竞争、计划、等一系列行为的发生场地;同时这些社区也可以局部对城市开放。


“台地校园”内“社会界面”与校园界面有一定程度的空间渗透,为学生提供社会模拟体验;校内与校外也应有一定程度的时间渗透,校内“社会界面”一方面接受社会更新,一方面也有能力独立运作,反哺社会。


“台地校园”的物理空间顺应功能重组而进行“重构”,在各个方面提升空间维度和丰富度,以更好地促进各种学习活动的发生。


“台地校园”应具备一定的城市标识性,尤其在环境背景比较复杂冲突的情况下,作为一种新时代的教育宣言,产生标志性的城市界面。


同时学校作为承载知识的场所,作为城市其中的一个建筑体量,它所呼吸的空间,形成的基因是和城市本身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们希望市三十三中学能够成为城市发展的博物馆,成为城市化扩张过程中的“乌托邦”。如同客家围屋的聚落,为孩子们搭建一座有温度的“人文生态校园”,让他们感受到这所城市的独特文化魅力,和城市空间产生共鸣。

东侧鸟瞰图


# 方案生成 


校园形态——保留城市文脉&呼应自然


从历史变迁来看,深圳在1950年代还只是个小渔村,在80年代开始的老城改造和不断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城中村,经过四十多年的飞速发展成为了现代化大都市。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它也有自己独特的历史风貌。从区域文化类型的分布看,广府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潮汕文化向四面延伸,这几种具有相当规模的岭南区域文化都交汇在深圳,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缘特征导致了深圳地区传统建筑的多样性。


三十三中所在的龙岗区作为珠三角客家之都,拥有大量客家聚落建筑,因此,本案选取了城市发展阶段中两个比较典型的建筑形式:龙岗客家围屋与城中村,作为本项目的肌理出发点。


1、如同客家围屋的向心形势,我们沿着城市边界,以操场为中心摆放校园建筑,以抵御周边城市化的侵蚀。

2、从城中村80㎡单元有序和无序的排列规律中,抽取肌理叠加在建筑上。

3、将这种建筑肌理反转,进一步优化空间形态,创造更加自由、形态多变的弹性物理空间。

4、与固定功能的教室空间相比,这些模糊功能的弹性空间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在这里自主交流,碰撞灵感。




5、空间继续变形,同时将得到的平面抬高。

6、抬高的山体进行退让,与基地对面的望海岭遥相呼应,形成城市中的“山城”,成为原始地貌的回忆。

7、层层退台——退台式的体量既便于满足日照条件,又可以利用错动的平台作为班级活动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休闲的灵活空间,解决了孩子们课间时间短不愿意出来活动的问题。

8、适当在山体中创造出一些即兴空间,还原山体高低错落的空间尺度。



9、将图书馆、剧场这种大尺度交互空间,叠加在山体底层。在去往各个功能区域的路径上,学生可以步行穿越有着不同景观类型但又互相联结的院落。

内院鸟瞰图

10、多维垂直交通体系,创造生态校园体验。架空的连廊在满足双层交通空间的同时,放大尺度的平台和廊下围合的庭院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室外活动空间。

庭院透视图

11、在深圳“高密度校园建设”的要求下,通过不同高度的开放活动层,创造多维立体生态校园。

开放活动层

12、设置主次两个出入口和停留广场,分别作为学校形象展示和家长接送等候区。

东侧接送出入口透视



# 空间设计 

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通过多层地面、复合功能及空间集聚等手段,提高空间使用效率。在充分满足授课功能的同时,灵活增加各种交流空间,最大程度地实现学生个体的独立发展和社会性成长。

西侧操场透视图


高效的空间集聚

高效的组织体现在空间的集聚:分别从水平和垂直两个层面,提高校园空间的集聚度,优化空间布局。


我们始终认为,物理空间的塑造,应时刻呼应其所承载活动的更新进步, 并预判其未来发展。传统的“鱼骨式”教学空间单调、均质、缺乏活力。近年来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对相应地教学单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着力设计丰富的交流共享空间, 打造教学单元与交流共享空间的混合编织,实现水平层面的空间集聚。


教学功能模块

教学区和庭院透视图


我们将教师公寓置于校区顶端,实现高效交互的校园功能体系。一方面保证功能区的完整独立,缩短抵达教学区教学流线;另一方面活动平台层作为功能区的垂直分界面,提供师生共同的交流空间,加深师生关系,及时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创造优越的视野景观,提供教师放松自然的居住环境。

复合立体式教育空间


同样实现垂直层面空间集聚的是学生宿舍的设计:功能融合、可装配是宿舍模块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除此之外还设计了越层生态空间,我们希望在保证私密性的同时,实现休闲空间的集聚和共享。


宿舍功能模块

教学和宿舍透视图


新教育模式下的空间复合功能


时代发展对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教育模式下,学校更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在校园中交流互动,在开放的环境中自由学习。在校园空间上则体现为:

校园布局灵活化 :空间内部能自由划分和布局,不拘泥于空间必须相互区别分隔开来。

首先,我们深入分析校内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并列出具体模式进行解构,然后根据教学行为的特性与对应空间的关系进行归纳重构,获得涵盖面更广的分类空间。



然后,依此逻辑对分类空间在校园内进行合理分布。我们摒弃了严格区分的单性能空间分布方式,而是打破隔阂将各种空间元素穿插在校园的各个地方,以适应随时转换的教学场景。



校园形态流动化 :空间不是完全封闭相互界定的,可以通过活动隔离、墙体的打开实现空间的变化和流动,使用者可以自由出入,更具亲和力。

对于非限定功能和使用形式的空间,如(图书馆,活动室,多功能教室等),此类空间可以有多种形式(室外,半室外,室内)或者多种混合功能使用。学生可以在这个更多元、灵活的空间里触发灵感。

公共活动平台


因此在我们的设计中,作为学校基础设施的超级结构,将围护结构和支撑结构脱离,可以根据学校各类功能的不同需求,插入相应的空间布置,并可随使用需求的变化自由调整,实现多元混合的教学空间布置,激发校园活力。


功能布局图



# 结语  

理想的校园建筑应该是真正以学生为导向的,在有效保证教学需求的同时,让孩子们借助建筑空间得到更好的互动和成长。我们为三十三中的设计是对当下教育模式、历史文脉以及城市发展的积极回应,发掘空间潜力来营造出一个教学功能高效聚集,公共空间多维灵动,校园发展游刃有余的理想校园环境。



# 技术图纸 

总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深圳市第三十三高级中学新建工程

项目地点: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园山街道红棉路与广达路交汇处

设计单位:CPC建筑设计

项目业主:深圳市龙岗区建筑工务署

设计时间:2021年9月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幸运值100
    幸运值100 沙发

    看起来没办法解决消防,不知道消防怎么解决的,沿四周一圈吗?感觉这中庭都大于24米了,不然日照怎么做的,缺少相关技术图纸

    2022-01-24 11:49:2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幸运值100
    幸运值100 板凳

    8F=80.4m????这有80 米???离天下之大谱

    2022-01-24 11:47:24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6 万条内容 · 42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建筑“超白玻璃”的做法,设计应用——外立面“高级玩法”

玻璃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工合成材料,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它晶莹通透、璀璨华丽、纯净虚幻,静谧冷峻而又富有活力,具有独特的自身美感。自密斯·凡德罗开始,Less is more,玻璃建筑,逐渐走入现代社会。 玻璃与建筑美妙碰撞 开启现代建筑的全新想象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