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污泥处理 \ 活性污泥重要经验总结

活性污泥重要经验总结

发布于:2023-09-20 13:18:20 来自:环保工程/污泥处理 [复制转发]

1、什么是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是具有很强吸附、分解能力的絮凝体。活性污泥的核心在于一个“活”字。大家也知道,天然的河流都有自净功能,这是因为水中生活着一群微生物,微生物吃掉了污染物,所以水体会恢复干净。所以“活”就体现在微生物这个群体上。

    

活性污泥图片


    

活性污泥絮体


微生物是活性污泥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活性污泥还包括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残留物,吸附在微生物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平时看到的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就是活性污泥在水中的形态。

2、菌胶团和丝状菌的关系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菌胶团和丝状菌是活性污泥的重要组成部分。

菌胶团是具有粘液或者荚膜的絮凝剂细菌抱团形成的,可以吸附废水中的杂质和游离的微生物,菌胶团使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并且保护了废水中的微型动物被吞噬或者中毒。

丝状菌是活性污泥的骨架、在菌胶团的附着之下不断生长伸长,可以使絮体形成较大颗粒,同时保持活性污泥的松散度。

丝状菌和菌胶团属于你强我就弱的关系 。丝状菌在菌胶团的附着之下可以良好生长,暴露于混合液中时不利于其生长。当处于低氧环境中时,丝状菌大量繁殖导致污泥膨胀。

3、活性污泥的生长曲线

4、活性污泥性能指标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有3个:污泥沉降比SV,污泥浓度MLSS和污泥体积指数SVI。

SV很容易测定,但是结果不能完全反应污泥性质和数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正常SV值一般在20%~30%之间,而有些工业废水处理厂的正常SV值在90%以上。因此每个污水厂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运行经验确定本厂的最佳SV值。

      
      

活性污泥法处理食品废水


    

活性污泥法处理印染废水

MLSS可以反应污泥数量。曝气池混合液必须维持相对固定的污泥浓度,才能维持处理效果和处理系统稳定运行。每一种活性污泥工艺都有其最佳的污泥浓度。

SVI则可以全面的反映污泥凝聚和沉降性能。一般情况下,SVI过低说明污泥颗粒小,缺乏活性;SVI过高说明污泥沉降性能差,即将或已经发生污泥膨胀。

曝气池混合液SVI升高的原因如下:

5、微生物的指示作用

(1)出现的原生动物主要是固着型纤毛虫,比如钟虫属、累枝虫属、盖虫属、聚缩虫属等,说明污泥凝聚沉降性能较好。而且镜检时会发现轮虫等后生动物;

(2)当出现大量游泳型纤毛虫类原生动物,比如豆形虫、肾形虫、草履虫时,说明活性污泥的菌胶团尚未形成良好状态,处于曝气启动阶段;

(3)当曝气混合液中出现大量扭头虫时,说明曝气池内已经发生厌氧反应;

(4)当混合液中各种变形虫和轮虫出现大量繁殖时,说明曝气过度,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变差;

(5)当出现大量游仆虫属时、鞍甲轮虫属、异尾轮虫属等原生动物时,表示进水浓度极低;

(6)当盾纤虫数量急剧减少时,说明混合液有冲击负荷和有毒物质进入;

(7)当出现鞭毛虫(一般只有波豆虫属和屋滴虫属)时,说明活性污泥性能差;

(8)当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都消失时,表示活性污泥状态极端恶化;

(9)当出现漫游虫属、斜管虫属、尖毛虫属等缓慢游动或者匍匐前进的原生动物时(类似于曝气启动阶段),表示活性污泥状况在渐渐好转。

6、丝状菌膨胀的原因

因为丝状菌表面积大,在混合液中争夺食物时较菌胶团更具有优势,从而大量繁殖导致膨胀。比如:碳源的争夺、其他营养物质的争夺;

也因为丝状菌的表面积大,在水温合适的条件下,丝状菌比菌胶团更利于生长从而导致膨胀;

丝状菌适合在低氧条件下生产,所以溶解氧降低时可导致丝状菌膨胀;

在pH较低的情况下,利于真菌类的丝状菌生存,而不利于菌胶团的生存,所以引起丝状菌过度繁殖。

7、非丝状菌膨胀的原因

非丝状菌膨胀,是菌胶团细菌生理活动异常导致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恶化?

这类污泥膨胀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进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太多,使污泥负荷F/M 太高,而氮?磷等营养物质又太少,或者混合液内溶解氧不足?

另一种非丝状菌是进水中含有较多的毒性物质,导致活性污泥中毒,细菌不能分泌出足够量的粘性物质基础,形不成絮体,从而也无法在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最终导致污泥解体?

事实上,90%以上的污泥膨胀是由丝状菌引起,只有不到10%的是由非丝状菌引起的?

8、污泥老化的原因

污泥老化现象从表面观察时,主要体现为:活性污泥色泽深暗,生物絮凝能力变差;好氧池池面出现生物泡沫累积;污泥絮体压缩性好,但上清液中会残留难以沉降的细小活性污泥絮体,从而使出水浑浊;有时二沉池会有一层稀薄的浮泥影响出水水质。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好氧系统高负荷运行,此时混合液有机物充足,微生物的合成及分解代谢旺盛导致污泥产量过大;新生的污泥絮体沉降性能差,上清液中富含游离的细菌造成出水浑浊。

其次是低负荷运行状态下,微生物的合成代谢占主导地位,氧也主要被用以进行內源呼吸。如此,污泥的老化现象就会发生了。

9、活性污泥上浮原因

过量的表面活性剂和油脂类;pH值过低过高;盐含量过高或变化过大;水温过高过低;高致毒底物;过度曝气;混合液缺氧;反硝化产生氮气;回流量过大;二沉池积泥过多;丝状菌过量生长。

10、活性污泥法日常运行关注点

观察活性污泥的颜色和气味;观察曝气效果;注意曝气时间;注意曝气量;关注剩余污泥排放;关注回流污泥量;观察二沉池污泥状况。 1、什么是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是具有很强吸附、分解能力的絮凝体。活性污泥的核心在于一个“活”字。大家也知道,天然的河流都有自净功能,这是因为水中生活着一群微生物,微生物吃掉了污染物,所以水体会恢复干净。所以“活”就体现在微生物这个群体上。

    

活性污泥图片


    

活性污泥絮体


微生物是活性污泥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活性污泥还包括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残留物,吸附在微生物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平时看到的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就是活性污泥在水中的形态。

2、菌胶团和丝状菌的关系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菌胶团和丝状菌是活性污泥的重要组成部分。

菌胶团是具有粘液或者荚膜的絮凝剂细菌抱团形成的,可以吸附废水中的杂质和游离的微生物,菌胶团使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并且保护了废水中的微型动物被吞噬或者中毒。

丝状菌是活性污泥的骨架、在菌胶团的附着之下不断生长伸长,可以使絮体形成较大颗粒,同时保持活性污泥的松散度。

丝状菌和菌胶团属于你强我就弱的关系 。丝状菌在菌胶团的附着之下可以良好生长,暴露于混合液中时不利于其生长。当处于低氧环境中时,丝状菌大量繁殖导致污泥膨胀。

3、活性污泥的生长曲线

4、活性污泥性能指标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有3个:污泥沉降比SV,污泥浓度MLSS和污泥体积指数SVI。

SV很容易测定,但是结果不能完全反应污泥性质和数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正常SV值一般在20%~30%之间,而有些工业废水处理厂的正常SV值在90%以上。因此每个污水厂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运行经验确定本厂的最佳SV值。

      
      

活性污泥法处理食品废水


    

活性污泥法处理印染废水

MLSS可以反应污泥数量。曝气池混合液必须维持相对固定的污泥浓度,才能维持处理效果和处理系统稳定运行。每一种活性污泥工艺都有其最佳的污泥浓度。

SVI则可以全面的反映污泥凝聚和沉降性能。一般情况下,SVI过低说明污泥颗粒小,缺乏活性;SVI过高说明污泥沉降性能差,即将或已经发生污泥膨胀。

曝气池混合液SVI升高的原因如下:

5、微生物的指示作用

(1)出现的原生动物主要是固着型纤毛虫,比如钟虫属、累枝虫属、盖虫属、聚缩虫属等,说明污泥凝聚沉降性能较好。而且镜检时会发现轮虫等后生动物;

(2)当出现大量游泳型纤毛虫类原生动物,比如豆形虫、肾形虫、草履虫时,说明活性污泥的菌胶团尚未形成良好状态,处于曝气启动阶段;

(3)当曝气混合液中出现大量扭头虫时,说明曝气池内已经发生厌氧反应;

(4)当混合液中各种变形虫和轮虫出现大量繁殖时,说明曝气过度,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变差;

(5)当出现大量游仆虫属时、鞍甲轮虫属、异尾轮虫属等原生动物时,表示进水浓度极低;

(6)当盾纤虫数量急剧减少时,说明混合液有冲击负荷和有毒物质进入;

(7)当出现鞭毛虫(一般只有波豆虫属和屋滴虫属)时,说明活性污泥性能差;

(8)当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都消失时,表示活性污泥状态极端恶化;

(9)当出现漫游虫属、斜管虫属、尖毛虫属等缓慢游动或者匍匐前进的原生动物时(类似于曝气启动阶段),表示活性污泥状况在渐渐好转。

6、丝状菌膨胀的原因

因为丝状菌表面积大,在混合液中争夺食物时较菌胶团更具有优势,从而大量繁殖导致膨胀。比如:碳源的争夺、其他营养物质的争夺;

也因为丝状菌的表面积大,在水温合适的条件下,丝状菌比菌胶团更利于生长从而导致膨胀;

丝状菌适合在低氧条件下生产,所以溶解氧降低时可导致丝状菌膨胀;

在pH较低的情况下,利于真菌类的丝状菌生存,而不利于菌胶团的生存,所以引起丝状菌过度繁殖。

7、非丝状菌膨胀的原因

非丝状菌膨胀,是菌胶团细菌生理活动异常导致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恶化?

这类污泥膨胀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进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太多,使污泥负荷F/M 太高,而氮?磷等营养物质又太少,或者混合液内溶解氧不足?

另一种非丝状菌是进水中含有较多的毒性物质,导致活性污泥中毒,细菌不能分泌出足够量的粘性物质基础,形不成絮体,从而也无法在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最终导致污泥解体?

事实上,90%以上的污泥膨胀是由丝状菌引起,只有不到10%的是由非丝状菌引起的?

8、污泥老化的原因

污泥老化现象从表面观察时,主要体现为:活性污泥色泽深暗,生物絮凝能力变差;好氧池池面出现生物泡沫累积;污泥絮体压缩性好,但上清液中会残留难以沉降的细小活性污泥絮体,从而使出水浑浊;有时二沉池会有一层稀薄的浮泥影响出水水质。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好氧系统高负荷运行,此时混合液有机物充足,微生物的合成及分解代谢旺盛导致污泥产量过大;新生的污泥絮体沉降性能差,上清液中富含游离的细菌造成出水浑浊。

其次是低负荷运行状态下,微生物的合成代谢占主导地位,氧也主要被用以进行內源呼吸。如此,污泥的老化现象就会发生了。

9、活性污泥上浮原因

过量的表面活性剂和油脂类;pH值过低过高;盐含量过高或变化过大;水温过高过低;高致毒底物;过度曝气;混合液缺氧;反硝化产生氮气;回流量过大;二沉池积泥过多;丝状菌过量生长。

10、活性污泥法日常运行关注点

观察活性污泥的颜色和气味;观察曝气效果;注意曝气时间;注意曝气量;关注剩余污泥排放;关注回流污泥量;观察二沉池污泥状况。 1、什么是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是具有很强吸附、分解能力的絮凝体。活性污泥的核心在于一个“活”字。大家也知道,天然的河流都有自净功能,这是因为水中生活着一群微生物,微生物吃掉了污染物,所以水体会恢复干净。所以“活”就体现在微生物这个群体上。

    

活性污泥图片


    

活性污泥絮体


微生物是活性污泥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活性污泥还包括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残留物,吸附在微生物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平时看到的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就是活性污泥在水中的形态。

2、菌胶团和丝状菌的关系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菌胶团和丝状菌是活性污泥的重要组成部分。

菌胶团是具有粘液或者荚膜的絮凝剂细菌抱团形成的,可以吸附废水中的杂质和游离的微生物,菌胶团使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并且保护了废水中的微型动物被吞噬或者中毒。

丝状菌是活性污泥的骨架、在菌胶团的附着之下不断生长伸长,可以使絮体形成较大颗粒,同时保持活性污泥的松散度。

丝状菌和菌胶团属于你强我就弱的关系 。丝状菌在菌胶团的附着之下可以良好生长,暴露于混合液中时不利于其生长。当处于低氧环境中时,丝状菌大量繁殖导致污泥膨胀。

3、活性污泥的生长曲线

4、活性污泥性能指标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有3个:污泥沉降比SV,污泥浓度MLSS和污泥体积指数SVI。

SV很容易测定,但是结果不能完全反应污泥性质和数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正常SV值一般在20%~30%之间,而有些工业废水处理厂的正常SV值在90%以上。因此每个污水厂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运行经验确定本厂的最佳SV值。

      
      

活性污泥法处理食品废水


    

活性污泥法处理印染废水

MLSS可以反应污泥数量。曝气池混合液必须维持相对固定的污泥浓度,才能维持处理效果和处理系统稳定运行。每一种活性污泥工艺都有其最佳的污泥浓度。

SVI则可以全面的反映污泥凝聚和沉降性能。一般情况下,SVI过低说明污泥颗粒小,缺乏活性;SVI过高说明污泥沉降性能差,即将或已经发生污泥膨胀。

曝气池混合液SVI升高的原因如下:

5、微生物的指示作用

(1)出现的原生动物主要是固着型纤毛虫,比如钟虫属、累枝虫属、盖虫属、聚缩虫属等,说明污泥凝聚沉降性能较好。而且镜检时会发现轮虫等后生动物;

(2)当出现大量游泳型纤毛虫类原生动物,比如豆形虫、肾形虫、草履虫时,说明活性污泥的菌胶团尚未形成良好状态,处于曝气启动阶段;

(3)当曝气混合液中出现大量扭头虫时,说明曝气池内已经发生厌氧反应;

(4)当混合液中各种变形虫和轮虫出现大量繁殖时,说明曝气过度,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变差;

(5)当出现大量游仆虫属时、鞍甲轮虫属、异尾轮虫属等原生动物时,表示进水浓度极低;

(6)当盾纤虫数量急剧减少时,说明混合液有冲击负荷和有毒物质进入;

(7)当出现鞭毛虫(一般只有波豆虫属和屋滴虫属)时,说明活性污泥性能差;

(8)当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都消失时,表示活性污泥状态极端恶化;

(9)当出现漫游虫属、斜管虫属、尖毛虫属等缓慢游动或者匍匐前进的原生动物时(类似于曝气启动阶段),表示活性污泥状况在渐渐好转。

6、丝状菌膨胀的原因

因为丝状菌表面积大,在混合液中争夺食物时较菌胶团更具有优势,从而大量繁殖导致膨胀。比如:碳源的争夺、其他营养物质的争夺;

也因为丝状菌的表面积大,在水温合适的条件下,丝状菌比菌胶团更利于生长从而导致膨胀;

丝状菌适合在低氧条件下生产,所以溶解氧降低时可导致丝状菌膨胀;

在pH较低的情况下,利于真菌类的丝状菌生存,而不利于菌胶团的生存,所以引起丝状菌过度繁殖。

7、非丝状菌膨胀的原因

非丝状菌膨胀,是菌胶团细菌生理活动异常导致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恶化?

这类污泥膨胀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进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太多,使污泥负荷F/M 太高,而氮?磷等营养物质又太少,或者混合液内溶解氧不足?

另一种非丝状菌是进水中含有较多的毒性物质,导致活性污泥中毒,细菌不能分泌出足够量的粘性物质基础,形不成絮体,从而也无法在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最终导致污泥解体?

事实上,90%以上的污泥膨胀是由丝状菌引起,只有不到10%的是由非丝状菌引起的?

8、污泥老化的原因

污泥老化现象从表面观察时,主要体现为:活性污泥色泽深暗,生物絮凝能力变差;好氧池池面出现生物泡沫累积;污泥絮体压缩性好,但上清液中会残留难以沉降的细小活性污泥絮体,从而使出水浑浊;有时二沉池会有一层稀薄的浮泥影响出水水质。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好氧系统高负荷运行,此时混合液有机物充足,微生物的合成及分解代谢旺盛导致污泥产量过大;新生的污泥絮体沉降性能差,上清液中富含游离的细菌造成出水浑浊。

其次是低负荷运行状态下,微生物的合成代谢占主导地位,氧也主要被用以进行內源呼吸。如此,污泥的老化现象就会发生了。

9、活性污泥上浮原因

过量的表面活性剂和油脂类;pH值过低过高;盐含量过高或变化过大;水温过高过低;高致毒底物;过度曝气;混合液缺氧;反硝化产生氮气;回流量过大;二沉池积泥过多;丝状菌过量生长。

10、活性污泥法日常运行关注点

观察活性污泥的颜色和气味;观察曝气效果;注意曝气时间;注意曝气量;关注剩余污泥排放;关注回流污泥量;观察二沉池污泥状况。

11、活性污泥的培养

     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在曝气池中接种污水处理厂的多余污泥形成处理废水所需浓度和种类的微生物(污泥)。营区污水处理站的培菌一般采用闷曝法,在温暖季节向曝气池内充满生活污水,为提高营养物浓度,可投加一些浓质粪便或米泔水等,开启曝气系统,在不进水曝气数小时后,停止曝气病沉淀换水。经过数日曝气、沉淀换水之后既可连续进水,约7-10天后在显微镜下可在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中看到活动的微生物,此时可加大进水量,提高污泥负荷,使曝气池污泥浓度和运行负荷达到设计值,即使污水经处理后达到排放所需的水质指标,但在培菌初期,由于活性污泥未大量形成,污泥浓度较低,且活性较低,故系统运行负荷和曝气量需低于正常运行期的参数。

通过循化过程能使可利用废水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数量增加,不能利用的则逐渐死亡、淘汰,最终使污泥达到正常的浓度、负荷,并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有机污染物一般都能被微生物代谢吸收,简单的有机物可被细菌吸收利用,而复杂的大分子有物或有毒性基因的有机物,必须首先被细菌分泌出的“诱导酶”分解转换成简单的有机物才能被吸收,凡能分泌出这种诱导酶的细菌,就是能适应该种废水水质特征的优势菌种,这种细菌的产生、富集、迅速繁殖的过程就是污泥的训话。

12、活性污泥的评述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微生物的活性。因此,运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和检测活性污泥的性状和微生物的组成与活性等。如污泥的沉降性能,污泥的生物相等。

13、活性污泥性状的观测

活性污泥一般呈黄褐色,新鲜的活性污泥略带混土味。当曝气池内充氧不足时,污泥会发黑、发臭;当曝气池充氧过度或负荷过低时,污泥色泽会较淡。

14、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生物相的观察,是已经普遍采用运行状态观察方式。了解活性中微生物的状况需观察了解泥水混合物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优势度等,及时掌握生物相变化和运行状况及处理效果,及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存在的问题,对运行管理予以指导。

活性污泥一般由细菌(菌胶团)、真菌、原生动物等组成,其中以细菌为主,且种类繁多。当水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变化时,生物相上也会有所表现。活性污泥絮粒以菌胶团为骨架,穿插生长着一些丝状菌,但其数量远远小于细菌数量。微型动物中以固着类纤毛虫为主,如钟虫、盖纤虫、累枝虫等,也会见到少量纤毛虫,如草履虫、肾形虫,而后生动物如轮虫很少出现。一般讲,营区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相当丰富,各种各样的生物都会有。

15、从微生物的变化判断污水水质

生物种类的变化,污泥中微生物种类会随水质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培菌阶段,随着活性污泥的逐渐生成,出水由浊变清,污泥中微生物的种类发生有规律的演替。运行中,污泥中微生物种类的正常变化,可以预测运行参数的调整变化。如污泥结构松散时,常可见游动的纤毛虫的大量增加,这时出水浊度较大,出水水质较差。出现这种情况应适当调整运行参数及曝气量。实际运行中,应通过长期观察,找出废水水质变化与生物相变化之间的相应关系。

16、从微生物的活动状态判断污水水质

当水质发生变化时,微生物的活动状态会发生一些变化,甚至微生物的形体也会随废水水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以钟虫为例,可观察其纤毛摆动的快慢,体内是否积累了较多的食物,伸缩泡的大小与收缩、以及繁殖情况等。微型动物对溶解氧的变化比较敏感,当水中溶解氧过高或过低时,能见到钟虫“头”端突出一空泡。进水中难代谢物质过多或温度过低时,可见钟虫体内积累有不消化颗粒并呈不活跃状,最后会导致虫体中毒死亡。pH值突变时,虫体上的纤毛停止摆动。当遇到水质变化时,虫体外围可能包裹较厚的胞囊,以便渡过不利条件。

17、微生物的数量变化

污水处理站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类很多,但某些微生物数量的变化会反映出水质的变化。如丝状菌,在正常运行时也有少量存在,但大量丝状菌出现时,见到的结果使细菌减少、污泥膨胀和出水水质变差。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观察,一般通过光学显微镜来完成。用低倍数的观察污泥絮粒的状况,高倍数的观察微型动物的状态,油镜观察镜观察细菌情况。运行管理中对生物相的观察,已日益受到重视,故对生物相的观察需要长期,仔细的工作。

18、活性污泥的运行控制

运行过程中,环境条件和污水水质、水量均有一定的变化,为了保持最佳的处理效果,积累经验,应经常对处理情况进行检测,并不断调整工艺运行条件,以充分发挥系统的能力和效益,在不影响出水水质的情况下降低能耗尽可能节约能源。

19、布水与布气

对于各种生物处理设施,为了保证生物的均匀增长,保证处理效果的均匀,应对处理设施均匀布水和布气。由于设计上不可能保证布水和布气的绝对均匀,运行时应利用布水、布气系统的调节装置,调节各池内各部分的配水和供气量,保证均匀布水布气。

20、异常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当整个处理系统运行正常,且生物处理效果较好,仅是处理效率有所下降,一般不会是水质的剧烈变化或有毒污染物的进入。对于这种现象,只要处理效率降低的程度可以承受,即可不采取措施,过一段时间,便会恢复正常,或采取一些局部调整措施加以解决。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请叫我环保卫士

    谢谢分享,总结的很全面,让外行也能有一个很好地认识,主要的内容陪图片很容易理解,谢谢分享

    2023-10-26 16:21: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yj蓝天
    yj蓝天 板凳

    总结得很好,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原理、组成、控制和应用都进行了系统介绍,学习啦,谢谢楼主分享

    2023-09-21 07:48:21

    回复 举报
    赞同0

污泥处理

返回版块

2.67 万条内容 · 28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活性污泥慢性中毒

活性污泥慢性中毒 一.菌胶团的吸附和分解 今天分享的思路来源于《硫化物对厌氧生化作用的影响及解救措施》。   上面这个图很有意思,它可以看作一个简单的细菌模型,描述的是环境中S2-浓度与细胞中毒之间的关系。 在此我们借鉴一下这个思路,环境中存在的不仅仅是硫离子,还有其它很多种对微生物有毒的或者有抑制性的物质。 由于菌胶团的吸附作用,当它们在吸附营养物质时,也会把毒性物质吸附在自己身上。虽然有的毒性物质在低浓度条件下可以被分解,但通常速率很慢。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