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您收到一份耍水说明书!
一起来开启戏水躺岛的治愈之旅。
“公园20分钟效应”成为“年度心理关键词”之一,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走进大自然,去放空、去戏水、去与自然对话、去寻找那片绿岛乐园。其实,乐园不在远方,就在我们生活的楼下。春咏风荷里,家楼下就是24小时开放的公园。
杭州春咏风荷里以“水”为纽带,将“中心水环”作为“公园化社区”的核心,在景观中央设置长约90米的互动型水环,联合中心大草坪,链接周边春知学堂、童话聚场、架空层花园等功能,将社交休憩、自然科普、儿童活动、运动健身等功能交合成一个整体,打造家楼下的“公园”。
近千平方米的圆形大草坪坐落中间,周边紧紧环抱一个环形戏水池,其中设计了各种趣味地形、水中滑梯、雾森、涌泉、喷泉……它不只是一个戏水池,更是一个水上游乐场。戏水躺岛的组合,也碰撞出了一个全龄无界的「社交中岛」。
与「中央水环」衔接的是「春知学堂」。穿过春知学堂,可以瞬间冲进南面「中央水链」的戏水池,也可以一脚切换到北面的全龄儿童探索花园。每一个功能空间通过动线的交叠,一环扣一环,在楼下就可以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公园。
「中央水环」是整个花园的点睛之笔。水环的灵感起源于戴安娜王妃纪念环,反观传统小区水景功能性不强、游泳池利用率不高和维护难的问题,「中央水环」的设计更注重参与式水景的打造与水景互动性。
环形戏水池里面设计了各种趣味地形,可以搭配出无数种玩法,「水滑梯」「轻舞飞扬」「蜿蜒溪水」「水连廊」「水漾云阶」「凌波微步」「水岸party」「跳跳荷」「蹦蹦水滴」「顽皮小浪花」等十种场景解锁关于玩水的N种乐趣。
我们还为你预留了很多隐形的彩蛋——
今天,你收集了几分贝的快乐?要不要一起来聊个天碰个杯?你有多久没有抬头看云了……这些,都是充满惊喜的、与自然的相遇机会,同时也是我们对城市空间的“柔化”。
对孩子来说,每日所见、所接触的事物、身处的环境,甚至每一个游戏,每一种所见,都是一种学习的方式,都会影响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塑造着他们未来的发展。“好社区胜过好学校,好玩伴胜过好老师。”相对工作繁忙的家长来说,孩子对于社区的需求远远高于成人,这个兼运动、玩乐与认知为一体的24花园,是我们送给所有孩子们的礼物。
童话聚场,是全龄儿童探索花园,沙坑、草坡、学步道……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 “ 专属领地 ” 。乒乓球场、羽毛球场、体能拉伸区、户外运动健身场地……它们都被一条跑道串在了一起,串成了一个体能训练场。儿童探索花园+体能训练场的组合,我们称之为Sport Park。
为吸引更多蝴蝶停留,“蝶园”栽种大麻叶泽兰、五色梅等丰富的引蝶植物。形态各异的中国传统蝶纹图案,点缀出蝴蝶梦幻王国,孩子们可以恣意追逐翩翩起舞的蝴蝶,也能通过可互动的认知装置,了解到传统文化知识。
根据不同主题的花园特色,我们分别设计标识牌,引用特色书摘,提炼设计几何图案,用艺术化的方式向业主传达场景。
等云庭
花趣园
花满径
小院既是对家庭生活的延伸,也是邻里交往的拓展,通过对视觉、行动路径、尺度和功能的研究,我们将架空层的视线向室外延伸,营造了“看得到风景”的休憩场所,营造平静、松弛、治愈的氛围。
戏水、躺岛、花园、小院……我们希望最大化放大自然与公共属性,创造有趣的空间界面和人性化的尺度,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植入活力与丰盛,让轻松、愉悦、舒心的氛围自然流淌。
正如设计大师黑川纪章所说,好的住宅应该是与自然共生的,与孩子们在绿岛乐园戏水,与花草树木絮语,与自然万物对话……幸福的日常,不妨从这份“耍水说明书”开始。
▎ 项目档案
摄影团队:沉璧视觉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25.19 万条内容 · 28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更新空间,更新生活:外滩街道山北街区更新和治理一体化机制探索转自公众号:规划上海SUPDRI 导读 作为上海市中心主要标志性地区之一,黄浦区外滩街道位于黄浦江、苏州河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商贸繁荣,人文底蕴深厚,历来是代表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一张“名片”。然而繁华背后,外滩街道还有不少老旧小区、狭窄街道、闲置空间亟待改善。自2022年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行走上海——城市空间微更新计划”与外滩街道合作,以山北街区为试点,持续推进街区一体化更新和治理。山北街区精心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高品质人居环境,已逐渐呈现出一种令人向往的日常生活。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