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桥梁工程 \ 向阳河特大桥

向阳河特大桥

发布于:2025-03-20 10:22:20 来自:道路桥梁/桥梁工程

来源:桥梁视界

|

作者:桥梁网

[复制转发]

    


项目名片



姓名 : 南京至滁州高速公路江苏段建设工程项目向阳河特大桥

生日 : 在建 / 2026年

籍贯 : 南京

长度 : 1554.6m

类型 : 中小跨径钢-CA-RPC组合梁桥

特点 : 首次提出了适用于35m跨径的钢-CA-RPC组合梁桥高速公路规模化应用方案,成功构建了兼具生态效益与工程耐久性的新型桥梁结构体系,为中小跨径桥梁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建设单位 : 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

设计单位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 南京市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向阳河特大桥 全长1554.6米,为工形钢混组合梁,共计12联45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独特之处



近年来,以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简称CA-RPC)为代表的新型绿色低碳材料在桥梁建设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为桥梁工程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然而,目前CA-RPC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大跨径桥梁领域,在中小跨径桥梁中的应用研究相对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桥梁工程绿色低碳技术的全面发展。以南京至滁州高速公路江苏段建设项目为依托,选取向阳河特大桥与唐娄水库溢洪河桥作为示范工程,首次提出了适用于35m跨径的钢-CA-RPC组合梁桥高速公路规模化应用方案,成功构建了兼具生态效益与工程耐久性的新型桥梁结构体系,为中小跨径桥梁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在结构设计、智能建造、绿色经济等三个维度形成了突破,助力了中小跨径钢-CA-RPC组合梁桥的推广应用:



1

技术理论深化方面

攻克了钢-CA-RPC界面长期协同工作机制,完善组合结构时变性能理论模型。

    



2

智能建造升级层面

构建基于BIM与AI技术深度融合的全流程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控,从而有效降低人工定额消耗,节约建设成本。


通过构建自动化布料、流水化台模、智能化振捣养护一体化生产体系,在江苏省内率先完成了全流程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型,并引入焊接机器人实施湿接缝精准作业,显著提升了施工精度和效率。在技术创新层面成功实现了CA-RPC材料制备工艺与桥面板施工技术的双重突破。这一系列创新成果有效推动了中小跨径桥梁工业化生产技术的迭代升级。

    



3

绿色经济可行性方面

构建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模型,通过碳交易机制与数字化管理技术协同降低综合成本,加速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转化。


引入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科学界定钢-CA-RPC组合梁桥的碳排放核算边界,科学评估中小跨径钢-CA-RPC组合梁桥的低碳效益。通过系统构建涵盖物化阶段材料生产运输、施工期能源消耗、运维期管养需求及拆除回收的全周期碳排清单,精准识别各环节隐含碳源,为绿色材料CA-RPC在中小跨径桥梁中的低碳化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4

技术成果应用

以推动桥梁全寿命周期性能提升和实现桥梁低碳长寿命发展为核心,在预制CA-RPC板高质量生产、钢-CA-RPC连续组合梁局部构造与设计方法,长短期力学性能、全寿命周期碳排放量与经济性评估等方面形成技术突破。有效提升桥梁工程建设效率和品质,促进桥梁工业化生产技术升级,推动桥梁绿色低碳发展,保障桥梁结构安全与长寿,为助推我国从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增添新引擎。

经济社会意义



向阳河特大桥贯通后,实现与安徽段的连接,计划今年第二季度完成剩余的桥面系附属工程施工。宁滁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江苏段全长7.4公里,项目起于长深高速与南京绕城高速相交的程桥枢纽,止于苏皖省界处,与来安至六合高速公路安徽段顺接。作为南京外围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二桥及宁洛高速南京段拥堵的问题,更好地服务长江经济带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稿件支持

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


责编 / 李天颖

美编 / 赵雯

审校 / 李天颖 王硕 廖玲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桥梁工程

返回版块

19.43 万条内容 · 64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西香TJ3标西昌隧道出口端双洞掘进千米……这些是今天桥梁界的大事

01 西香TJ3标西昌隧道出口端双洞掘进千米 3月18日,西香TJ3标西昌隧道出口端双线进尺掘进成功突破千米大关,为后续隧道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