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水处理 \ 工业园区零排放项目工程设计案例分析

工业园区零排放项目工程设计案例分析

发布于:2025-03-30 07:41:30 来自:环保工程/水处理 [复制转发]

工业园区零排放项目工程设计案例分析

杨睿1 白洁颖1耿安峰1李金国1罗晓鹏2冯剑曦2赵威2王宇2张艳艳3

1.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3812. 包头市排水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包头01400013. 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呼和浩特010030

一、工程设计概况

本工程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工业废水处理及再生水处理,其中:

低盐水污水处理系统:总规模3.5m3/d,来源为包头市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企业生产废水。
   高盐水污水处理系统:总规模3.0m3/d,来源为包头市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弘元五期生产废水。
    再生水处理系统:再生水厂总规模9m3/d,来源为前述污水系统尾水,以及其他污水处理厂一级A标准尾水2.5m3/d。其中近期规模0.5m3/d,再生水供水对象为装备制造园区,并实现工业盐回收,以及废水零排放。

二、总体设计

1. 设计基础数据

1、二期设计规模及水量


本项目处理系统设计进、出水水质如下:

 

注:总硬度及碱度以CaCO3

2. 工程用地情况

厂区共分为污水预处理区、污水生物处理区、污水深度处理区、再生水处理区、污泥处理区、生活管理区,总占地面积 160.62 亩。
来水首先进入粗格栅及进水泵房、调节池(事故池)(含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混凝沉淀池、A2/O生物池、二沉池、顺序进入再生水预处理间、膜净水间及浓水处理间、MVR蒸发器、再生水储池,再经送水泵房提升后,送至装备园区各企业用户。污泥脱水间、加药间单独布置。



2.3工程方案选择

本工程对各项污染物去除率的要求较高。根据各项污染物去除率的要求,表明处理工艺在满足常规去除 BOD5CODcr SS以及除磷脱氮的同时,必须关注硅、硬度、氟、碱度等指标。

园区高盐污水中硅含量80mg/L,园区其他企业污水中硅含量50mg/L。废水进入膜系统前均需进行除硅软化预处理,防止膜被污堵。特别是含硅结垢物,由于其结构致密且坚硬,严重影响膜性能,在废水进入膜系统前常规将硅含量控制在20mg/L 以下,特殊状况下不能超过10mg/L。因此,将硅作为本工程的重点关注指标。

园区高盐污水中总硬度含量1000mg/L,园区其他企业污水中总硬度含量 600mg/L。高硬度原水经过反渗透膜过滤,废水中溶解的碳酸钙和碳酸镁浓度进一步提高,超出溶度积后,盐垢就会在膜表面沉积下来。回收效率逐步降低,所产纯水水质逐步变差。因此,将硬度作为本工程的重点关注指标。根据污水来源和性质,采用分质处置原则,工艺流程具体如下。

 


三、工程设计
1. 混凝沉淀池含低盐混凝沉淀池、高盐混凝沉淀池,以除硅除硬为核心。其中,低盐混凝沉淀池Q=3.5m3/d,高盐混凝沉淀池Q=3.0m3/d
每座混凝沉淀池由配水井、混合池、机械絮凝池、斜管沉淀池组成。
2.生物池、二沉池生物池分为高盐、低盐两个系列,Q=3.5+3.0m3/d,设计水温:10℃,总泥龄:30d;高日高时气水比:4.2:1。二沉池qmax=1.04m3/m2.hr,设计水温:10℃,总泥龄:30d
3再生水预处理间对二沉池出水提升后进行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含深度处理提升泵站、低盐高效沉淀池、低盐水V型滤池(3.5万吨)、高盐高密度沉淀池、高盐水V型滤池(3万吨)。
    采用石灰-纯碱法除硬,并后续投加混凝剂和絮凝剂使呈胶体状态的 CaCO3 Mg(OH)2 等形成大的絮状颗粒并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沉淀下来,达到同时降低硬度、胶体硅和浊度的目的。沉淀效果直接决定除硬和除浊的效果。
   其中高盐部分主要设备含混合池搅拌器2台,N5.5kW;絮凝池搅拌器6台,N0.55kW+0.37kW+0.25kW;辐流式刮泥机2台,?12m,N=0.37kW;斜管2套,D=80mm,斜长L=1000mm;低盐水V型滤池,滤速5.37m/h,气冲洗强度:60m3/m2.hr,水冲洗强度:22.5m3/m2.hr
4. 膜浓缩及分盐系统膜车间内分别设置低盐膜浓缩系统、高盐膜浓缩及分盐系统。低盐系统包括:低盐UF1、低盐RO1。高盐系统包括:高盐UF1、高盐RO1、高盐高效沉淀池2、高盐高效沉淀池3、高盐V型滤池2、曝气生物滤池、高盐UF2、一级弱酸床+脱碳塔、二级弱酸床、高盐RO2、高盐NF1、高盐NF2、浓水NF、高盐高压RO和螯合树脂。
5. 臭氧发生间臭氧投加主要作用是去除浓水中的COD,投加点位于高级催化氧化池。设计规模:645m3/h,臭氧投加量为3215mg/L,臭氧投加浓度为10%wt,总投加量:176kg/h
6. 高级催化氧化池高级催化氧化池规模:645m3/h;按照去除107mg/LCOD考虑,去除比例为1:3。臭氧氧化水力停留时间120min
7. 蒸发结晶分盐系统系统处理规模:其中氯化钠MVR蒸发结晶系统共计两套,单套进水处理量为14吨每小时,配置干燥及自动包装系统。
其中硫酸钠MVR蒸发结晶系统共计两套,单套进水处理量为13吨每小时,配置干燥及自动包装系统。硫酸钠冷冻结晶系统共计两套,处理能力3吨每小时,配置离心机及芒硝转运系统。杂盐MVR蒸发系统一套,单套进水能力3吨每小时,配置离心机及吨包装置。杂盐蒸发配套废母液干化系统两套,单套处理量不低于200kg/h.
8. 再生水储池再生水储池总容积按处理厂设计规模的10%设置,共1座,分为两格。浓盐水储池按照存放6天考虑。
9. 污泥脱水间:储泥池设计1座,分两格,剩余污泥量:3.66t/d,化学污泥干重78t/d,进泥含水率:≤97%。隔膜式板框压滤机6套,51备;单台过滤面积600m2,压榨压力≤20MPaN=25kW,总运行时间:12~16h/d,产泥204.15t/d,出泥含水率60%
四、设计特点与创新

本项目针对工业园区废水中高硅高硬、高TDS浓度、高氯化物、极低碳氮比、高浓度难降解COD、低浓度氟化物等污染物特征的处理技术,集成了多模式MBBR生化池、除氟除硅除硬高效沉淀等技术,提高系统保障性,减少系统复杂性,节约投资的同时减少运行成本。

通过形成对以光伏废水为主的工业园区零排放工艺的合理技术路线,有效降低工程投资,降低运行成本,有效降低膜污染,减少化学清洗的频率和强度,从而延长膜的使用寿命并降低运行成本。经过除硬除硅除氟后的污水,同时也降低硅、氟化物对蒸发结晶装置中的钛材的腐蚀性,同时降低了蒸发结晶腐蚀速率,整体提高了工业废水零排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工程技术经济
建设项目总投资8336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6275万元,单位经营成本9.458/m3

六、结语

1、该项目成果可用于高标准光伏废水及其他工业废水的技术路线指导,并给出关键技术节点的设计参数。通过形成对光伏废水零排放工艺的合理技术路线,有效降低工程投资,降低运行成本。

2、该项目的成功运行,可以减少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硬度、硅、氟化物和其他可能导致膜污染的物质,减少化学清洗的频率和强度,从而延长膜的使用寿命并降低运行成本,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

3、经过除硬除硅除氟后的污水,同时也降低硅、氟化物对蒸发结晶装置中的钛材的腐蚀性,同时降低了蒸发结晶腐蚀速率,整体提高了工业废水零排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极高的环境效益。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 yj蓝天
    yj蓝天 沙发

    工业园区废水零排放具体案例设计计算,。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2025-03-31 06:42:31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处理

返回版块

42.65 万条内容 · 147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废水零排放工艺中反渗透浓缩浓度的优化选择:多维度技术经济分析

废水零排放工艺中反渗透浓缩浓度的优化选择:多维度技术经济分析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工业节水需求的提升,废水零排放(ZLD)技术已成为高盐废水处理的必然选择。其中,"反渗透(RO)预处理+蒸发结晶"的工艺组合凭借其成熟可靠的技术特点,在火电、化工、煤化工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从工艺设计、经济性分析及系统稳定性等维度,深入探讨RO浓缩终点的优化选择问题。 一、RO浓缩终点的技术边界分析 1. 反渗透膜系统的极限能力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