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柜的设计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首先是绝缘,需要制定绝缘方案,何种方式绝缘,是空气绝缘、气体绝缘、固体绝缘还是空气复合绝缘等,完全空气绝缘就需要满足相应的空气绝缘净距标准。
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对于稍不均匀电场,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决定了带电导体之间或对地的空气净距,不论是IEC还是GB/DL标准都有明确的定义,不满足这个最小空气净距,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就可能无法通过,满足这一要求,雷电冲击基本上就可以99%以上通过,超过这一标准要求的最小距离,客户就可以接受满足相应的雷电冲击耐受电压,也就是说,无需试验。如IEC电压等级17.5kV,雷电冲击耐受电压95kV,那么采用空气绝缘,净距就要≥160mm,国内GB标准12kV开关柜要求≥125mm,因此无法通过95kV的雷电冲击耐受电压,也就不能用于17.5kV。
IEC 60071 附录A的表1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和最小空气距离之间的关系(海拔1000m)
同样,采用其它方式也需要相应的设计标准,设计时测量各个关键点的距离,必须大于标准要求。
按照一次系统方案元器件顺序,根据绝缘距离布置到相应位置,主母线-上分支母线-触头盒-断路器-触头盒-电流互感器-接地开关-出线电缆连接母线-电压互感器。
设备温升的考量,开关柜需要考虑电流额外发热的温升,对于高发热元件,如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室及上下连接端,抽出式断路器的一次动静触头,这些地方需要考虑空气流动,避免热量集中无法散出,一般互感器可以离触头盒远一些,以便母线带出动静触头连接处的高发热温度,断路器隔室底部、顶部需要有通风设计。
母线动热稳定的考量,根据设备峰值耐受电流计算母线绝缘支撑间距,需要考虑的还有主母线的支撑。这个根据相应计算公式计算,确定设计原则。如31.5kA /80 kA,相间距210mm,支撑间距不能大于1米。
内部电弧压力释放的考量,内部电弧爆炸冲击波需要将泄压盖板打开,这时需要保证泄压通道流畅,可以减少打开时间,快速释放压力。
安装维护方便性,对于非标项目,如客户要求很多个绕组,需要多个环氧支柱式电流互感器,有的还需要采用穿心式电流互感器以满足PX级保护要求,而且要求柜前操作维护。
加深柜体,接地开关如果置于柜最后面,则加长操作轴,操作力矩加大,且不利于柜前查看接地开关状态。保持原标准开关柜接地开关位置,无需加长操作轴。
多个电流互感器置于柜后,以满足互感器绕组要求。电压互感器手车置于柜前,电缆连接后,插入电压互感器投入运行。
0人已收藏
1人已打赏
免费3人已点赞
分享
电气资料库
返回版块70.16 万条内容 · 772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广州某大型办公大楼能源管理改造方案分享办公建筑能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能源消耗巨大 建筑需消耗大量的电力能源以维持正常的办公、运营、生活等基本功能,同时向外界排放相应的碳排放。随着现代建筑功能的B益增多,建筑机电设施日益庞大复杂,能源费用所占运营费用的比重日趋上升。 ▌室内热工环境干扰因素复杂 随着近年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办公建筑外围轮廓呈现个性化发展,围护结构的窗墙比例也越来越大。以至暖通设计对传热负荷难以精准计算,当室内热舒适性难以达标时,传统控制却力不从心。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