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国家新政策!打工人不用买房了?

国家新政策!打工人不用买房了?

发布于:2025-05-14 10:49:14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来源:匠山行记

|

作者:匠山

[复制转发]


"

国家新政策!

打工人不用买房了?


在全球住房负担危机加剧的背景下,代际鸿沟与阶层分化正重塑居住格局 ——年轻群体困于高房价,中低收入者难觅安居之所。      

     
而柏林R50、巴塞罗那La Borda等合作住房项目以"共享不割裂"的创新实践,给出了破局答案。      

             

这些跨越国界的居住实验通过居民共建、资源共享与可持续设计,将冰冷的建筑转化为温暖的社会容器。

     


01

住房困局突围

政策助力与社区模式探索


2025年5月8日,央行宣布降准降息。 这一套“组合拳” 不仅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活力,更为优化住房资源配置、探索合作建房等创新模式提供了关键契机。


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率提高,中国住房领域挑战重重。


一方面,住房市场结构失衡,部分地区房价超出居民承受范围,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分配不均,影响城市发展与社会稳定。


同时,传统住房建设模式难以适应单身经济、老龄化等多元生活场景变化,居住模式危机凸显。


▲住房危机
诚然,我们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以应对以上挑战,如近期降准降息,上海保租房、深圳公租房上线,这些政策旨在刺激货币流通、优化住房资源配置,为居住模式变革带来希望。

参考一些国家的经验发展 “合作建房” 以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 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

▲Cooperative Housing Feld4 / MASStudio

源自德国的 Baugruppen,意即 “合作住房”   居民成为开发商,拥有公共空间的共同所有权,而住宅单元则为个人所有。   可供作为提高住房负担能力的一种途径。  
而有关设计层面,   UN Studio的创始人 Benvan Berkel 认为,“随着技术进一步的一体化, 社区方面 对住房将变得更加重要。” 
与每个人为其设施争取私人空间相比,社区生活的形式减少了“空间需求”。    

▲Edelaar Mosayebi Inderbitzin, entry for ‘Zollhaus’ competition


相较于个体对私人空间的单一追求,社区生活模式通过资源共享,巧妙化解了空间资源紧张的难题。

从合住公寓到共居社区,多样化的居住形态不断涌现,而贯穿其中的核心理念,始终是对公共空间的高效利用与共享。



02

La Borda 住宅合作社项目

西班牙巴塞罗那

在众多住宅项目都受宏观经济利益驱动进行设计的背景下,西班牙巴塞罗那的 La Borda 住宅合作社项目显得独树一帜。

该项目采用基于共享资源与空间的协作管理模式,由居民自行组织开发。

▲ La Borda住宅外立面


La Borda 住宅合作社致力于为居民提供 实用型 住宅,摒弃投机属性,将 使用价值 作为集体结构的核心。该项目提出三个跨领域基本原则:  

1.共享型社区空间: 通过 28套不同面积的住房与丰富的 公共设施 (共享厨房、洗衣房、客用房间等) 结合 ,围绕中庭布局重现 传统西班牙合院 模式。

在保障私密性的同时,利用公共露台、屋顶花园等空间促进邻里互动,强化社区凝聚力。

 La Borda住宅平面图


  2.低碳可持续设计 优先采用自然采光、通风等 被动式节能技术 ,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居住成本并缓解环境压力,实现资源节约与居住舒适度的平衡。  

La Borda住宅内部合院


3.全过程居民共建 住户深度参与设计、建造及管理全流程 :通过建筑委员会协调专业团队与居民需求,并借助工作坊、会议等形式集体决策,确保方案贴合实际生活需求,体现共同家园的自主性。


La Borda住宅户型设计

从本质上看,合作社是一种民主结构,人们通过共享达成目标。从历史角度讲,在社区中合作社最初多涉及食物和福利领域。


如今则与社会经济相关联,并以生态、多样性和包容性等共同价值观为基础。


La Borda住宅剖透视



03

Ritterstrasse50
  德国柏林  
柏林的 R50住宅(   Ritterstrasse    50)是一栋位于克洛茨堡区的19户规模的小型联建多层住宅楼,于2013年建成。
这一项目因为其富有探索性的建房模式和设计特点,在建成后成为被广泛讨论的合作建房案例。

▲  Ritterstrasse  50立面

R50 项目最初由一些创意产业工作者发起 ——他们不满柏林内城高昂的房价和房地产模式,成立建房联盟。


希望通过联建的方式以更低的价格获得一个契合共享居住理念的紧密社区。


Ritterstrasse  50立面细部

这座独立建筑坐落于柏林战后典型住宅群中,以六层主体结构(含地下室与阁楼)划分为三个区块,包含 19套独立公寓、1间工作室及多样化共享空间。


其底层设计为双层挑高的灵活社区区域,将建筑主入口与公共街道相连,向周边居民团体开放使用。


Ritterstrasse  50底层部分

建筑采用极简钢筋混凝土框架,搭配模块化木制外立面与可灵活开合的玻璃门系统,结合每层环绕式阳台,形成建筑形式与使用功能的动态对话。  


设计核心聚焦集体化与可负担的居住工作模式,通过混凝土骨架、独立的木制立面及悬挑钢制阳台构建紧凑高效的空间体系,下沉式地下室巧妙衔接公私领域。


Ritterstrasse  50立面构成


R50项目最突出的特点是 业主高度参与 的运作模式。 公寓与社区空间的规划基于 深度协商机制


在统一的结构框架内允许住户 按需求定制户型 ,同时制定 共同装修标准 ,平衡材料统一性与个性化布局。


Ritterstrasse  50需求定制泡泡图


协作式 设计流程不仅促成居民对 共享空间类型、规模及形态的共识 ,还塑造出与周边 1960年代住区景观自然融合的城市花园、通往地下室的坡道公共区、屋顶夏厨冬花园等 特色空间


四周阳台与明亮的室内空间相得益彰,并将每层楼的公寓连接起来。


▲Ritterstrasse  50室内空间

在保有私人空间与隐私的基础上,倡导 资源共享 (拼车、屋顶种植、团购食材、共餐等),既支持居民自主生活,又通过互助营造强化社区联结,形成 “独立不孤立” 的居住文化。


Ritterstrasse  50共享屋顶种植空间



04

IBeB住房项目
  德国柏林
在柏林绅士化加剧的文化产业核心区, IBeB 住房项目打破常规开发逻辑。

柏林市政府为激活区域可持续发展活力,在土地竞拍时摒弃价高者得规则,转而以开发理念作为评估标准。

在此背景下,柏林 “自建合作社” 联合建筑事务所、市民协会等多方力量,提出以产权混合、功能复合为特色的非营利性住房方案,凭借对片区多样性的保护承诺,击败高价竞争者拿下地块。

 
▲  IBeB住房不同产权的交叉资助模式

项目实施过程中,自建合作社化身 “全能开发者”,从 规划设计 物业管理 全程把控,通过 预制化建筑结构 毛坯交付 等方式降低成本,既符合德国节能规范,又为住户预留 个性化改造空间    

IBeB住房项目模式

在产权设计上,项目创新采用  “交叉资助”  模式:私有产权业主支付少量溢价,补贴合作社住房建设,同时借助土地出让优惠,其购房总价仍低于周边水平,实现不同产权住户的双赢。

不同产权住房在建筑中交错分布,通过巧妙设计的公共空间相连,构建出独特的合作居住生态。

IBeB住房项目立面效果
I BeB  住房不仅为社员提供了高性价比的租赁房源,更通过容纳私有业主、艺术家工作室和小型文化产业,维系了区域 创意产业生态

项目的成功促使柏林政府推出《透明化房地产政策》,并成为城市不动产管理的标杆案例,为破解绅士化地区住房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本。

IBeB住房项目爆炸轴侧分析



05

SkyVille项目
  新加坡
新加       SkyVille   项目坐落在高层区域,融合了私人住宅与公共房屋,有力地验证了高密度环境也能实现高舒适度的理念。

社区生活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是该项目的核心主题。    

     
▲ SkyVille项目      

     
项目 没有设置大门 ,所有 公共区域 完全 对外开放 ,其创新之处在于将公共的、外部的以及共享的空间相互交织,打造出从地面延伸至屋顶的塔楼群。

SkyVille项目底层空间

每个家庭都成为Skyville的一员, 80 个家庭共同拥有一个带有庇护的社区花园阳台,这样的设计旨在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动,使其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居民在走过阳台时,无论是四处张望,还是与邻居打招呼、观看孩子们玩耍,都能自然地融入社区生活。

 
SkyVille项目中的居民交互  

 



结语


从国际经验来看,合作建房、社区生活模式等在解决住房问题上成效显著。


它们不仅缓解了住房负担压力,还重塑了邻里关系,促进了社区可持续发展。我国新出台的降准降息、保障性住房上线等政策,也正朝着优化住房资源配置的方向迈进。


对于打工人而言,虽然 “不用买房” 目前或许还未完全实现,但这些积极的政策信号与创新的居住模式,无疑为解决居住难题带来了新的希望与可能。


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优化和各类创新居住模式的推广应用,相信住房将不再是压在打工人心头的 “大石头”,人们能够拥有更加舒适、经济且富有归属感的居住环境。


编辑     吴美薇
责编     李婧博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1.09 万条内容 · 29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求助,小区非机动车库坡道太陡,怎么调整?

求助,小区非机动车库坡道太陡,存在安全隐患,但开发商给出了坡道坡度无法调整的分析结果,请各位大神帮忙想想办法,给出改善方案。谢谢!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