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南京压缩机厂的重生 - 尤家凹社区中心

南京压缩机厂的重生 - 尤家凹社区中心

发布于:2025-06-17 10:07:17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来源:青年建筑

[复制转发]


序言

南京压缩机厂成立于1950年代,闲置的厂区保存了八十年代鼎盛时期的厂房格局,在南京市规划局公布的《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名录中属于二类工业遗产。2019年当地政府决定将南京压缩机厂房旧址改造为社区中心,为周边居民提供社区服务、文体活动、医疗养老等功能。将社区中心功能植入老厂区,不但减少了政府对于社区中心的土地投入,而且为荒废的厂区引入了社区生活的活力。这样的功能要求填补了工业遗产更新项目类型的一个空白,同时,社区中心复杂的功能配置也大大提升了设计工作的难度。

▲鸟瞰 ? 侯博文


更新前的厂区

项目用地被住区包围,仅有东北角一处能与城市道路连接,并在这里有一小片可以新建建筑的场地。用地内目前保留了四栋厂房、两处构筑物以及建厂初期保存至今的林荫道。保护内容包括:三栋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一栋零件库是国内第一座“拱形曲面网架结构”工业建筑,2300平米的无柱空间极具特色;气力输送塔、循环水池这两处构筑物也是记录了生产工艺流程信息的重要遗存物。

▲更新前鸟瞰与现状树(更新前)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UAG工作室
▲D-1 更新前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UAG工作室
▲D-2 D-3 更新前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UAG工作室


工业遗产的保护: 守护城市记忆

安全性、真实性、可逆性是我们在工业遗产保护中始终坚持的三大原则:保证历史建筑的结构安全、保护和还原历史建筑的原有风格和特点、新建的钢结构与厂房原有混凝土结构完全脱开,保证更新过程的可逆性。首先,我们将现存的工业遗产逐一编号,进行了测绘调研和结构鉴定,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估结论。

▲改造后的工业遗产场地 ? 侯博文

经评估,厂房主体结构安全性符合要求,仅砖墙维护墙构造措施不满足抗震要求。我们研究了如何在不影响砖墙外观的前提下进行抗震加固,最后采用了“植筋拉结加固”工艺:在砖缝中开槽布设拉结钢筋,与混凝土柱连成一个整体,再采用聚合物砂浆修复砖缝开槽部位,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外立面的完整性。外墙修复则采用了剥离、修复、保护三步骤,将破坏建筑红砖墙体原始美感的红色涂料进行人工清洗及打磨去除,局部采用砖粉修复,最后加透明有机硅涂层进行保护, 还原砖墙原有的质朴的历史气质。

▲概念草图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UAG工作室
▲原砖墙原有的质朴的历史气质 ? ZZB摄影

场地东南角原有约两米深的废弃循环水池,我们将其改造为下沉广场,可以展开社区里最受欢迎的广场舞、街头篮球和轮滑等活动。钢制的气力输送塔原来所处的位置隐蔽,经结构加固和出新后被迁移至下沉广场的水景前,这里是主入口轴线的尽端,新的“气力输送塔”起到了标志塔的作用。一条步行桥绕过气力输送塔后,穿入各个厂房,连接了社区中心的所有公共活动区域。我们对林荫道路上的树木也进行了测绘和记录,使其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母题演绎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UAG工作室
▲景观设计 ? ZZB摄影 


工业遗产的更新:重塑原真性

社区中心具有开放性、公益性、多元性、复合性的建筑特征,在提供社会服务和公共空间的同时也应记录城市的历史印迹,公共文化层面上的原真性与功能性物质空间的真实性同样重要。在即将被改造成社区中心的厂区,有对过去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我们希望能够抓住这一机遇,重塑场所的原真性,既给周边居民创造一个开放的公共活动平台,也是对工业化时代印迹的珍贵留存。

▲社区中心功能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UAG工作室
▲D-2 D-3修复改造后建筑外观 ? 侯博文
▲工业遗产的更新 ? 侯博文

“云影长廊” :“云影”空间是建筑群的核心轴线,串联了社区文化、体育、商业、菜场、育儿园等功能。经过多轮方案比较,我们选择了以轻质的形态介入老厂房之间的策略,意图是在用一种具有强烈反差感的“外物”与原有工业厂房实用且坚固的建筑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云影”由一排白色的构架构成,人字形外轮廓呼应了两边厂房的排架结构,构架的圆弧形负形则呼应了轴线西端D1厂房的圆拱形态——这样就巧妙地呼应了周边厂房的两个重要元素。连绵的白色构架插入两栋工业遗迹之间,起伏的内部曲面和变幻的光影朦胧纯净,仿佛云影漂浮在空气中。

▲云影空间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UAG工作室
▲“云影长廊” ? 侯博文
▲“云影”空间是建筑群的核心轴线 ? 侯博文
▲白色构架插入两栋工业遗迹之间 ? 侯博文
▲起伏的内部曲面和变幻的光影朦胧纯净 ? 侯博文
▲细部 ? 侯博文

D1厂房(零件库):经过结构检测鉴定,零件库网架节点螺栓连接牢靠,部分构件及涂层存在锈蚀现象。但是彩钢板屋面年久失修,漏水严重,已经无法作为建筑围护物来保留。我们拆除了彩钢板屋面层,保留了最具特色的“拱形曲面网架结构”。为表现网架结构三角锥形的单元特征,我们在网架上安装了三角形的膜材料装置——“飞鸟”,像一群小鸟“飞翔”在拱顶上。在网架内,我们重新搭建了空间:社区菜场设置在底层,适当的空间高度减少了菜场运营的空调负荷;在菜场上层设置了社区农场和育儿园,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之丘”。平台上还设计了天窗,给菜场引入自然光线的同时也给上层的孩子们创造一个观察菜场活动的小窗口。

▲保护方案(2)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UAG工作室
▲D1厂房改造后 ? 侯博文
▲户外连梁 ? 侯博文
▲光影 ?   博文

D2和D3厂房:建筑空间高达11.6米,天窗和屋架极具工业结构的美感。我们在厂房内局部搭建了3米高的钢结构平台,平台下空间做车库。平台上开放空间为社区文体活动区,其中一部分空间保留8.6米高度,可以容纳球类运动;其他部分则增设楼板,分隔成两层,容纳文化活动。D4厂房:功能为社区的街道办公,相对内向。办事大厅部分面向广场,提高公共性和可达性。

▲保护方案(1)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UAG工作室
▲改造后的D3厂房 ? 侯博文
▲社区文体空间   ? 侯博文
▲走廊 ? 侯博文
▲细部 ? 侯博文

新建部分采用钢结构,与厂房原有混凝土结构完全脱开,钢结构的易拆卸特点也保证了更新过程的可逆性。新建医疗养老服务中心:该建筑由社区医院和社区养老院组成,功能要求严格,不适合用老厂房改建,只能设置在场地内唯一满足日照和可以新建建筑的区域。建筑1~3层为社区医院,立面采用红砖幕墙,高度上约为12米,与南侧的厂房同高;4~6层为养老院,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和银灰色穿孔铝板,简洁轻盈,削弱了体量。这样,在沿林荫大道,整个建筑群呈现了出连贯的视觉效果。

▲社区中心场景塑造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UAG工作室
▲改造后的D5厂房 ? 侯博文


结语: 轻与重的交织 新与旧的融合

项目总指导王建国院士在设计之初对团队指引了大方向:“工业遗产改造为社区中心不能仅仅满足于功能的配置,要意识到这是一个对城市修补和提升的行动,最终的成果需要提供一个批判性的反思样本。”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追求的不是地标性和仪式感,而是有深度和温度的公共空间,是带着城市记忆的场所营造,是日常生活的烟火气息。 在项目建成后,我们收到了不少周围居民和南京压缩机厂退休职工表达谢意的留言。老厂区留存的城市记忆触动人心,社区丰富的生活为老厂区带了勃勃生机——这组建筑成为了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项目中一个独特的案例。


项目图纸


 
项目名称:南京压缩机厂一般历史地段历史建筑保护和更新——尤家凹居住社区中心    
项目类型:建筑    
设计方: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与建筑设计工作室    
项目设计:2019-2022    
完成年份:2023    
方案设计团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与建筑设计工作室    
马进、钱晶、杨靖、马竹君、潘一峰、张城鑫、范钦锋、刘万松、翟诗洋、简海睿、金昊吉、许嘉航、刘影竹、王强    
施工图设计: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上海罗朗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弗思特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江苏南京    
建筑面积:22000㎡    
摄影版权:侯博文、ZZB摄影    
客户:南京颐荟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仁恒(中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材料:陶砖、ETFE膜、穿孔铝板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1.09 万条内容 · 29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温州菜场的岔路小径 - 咖喱咖喱 仨井酒吧

  项目场地位于温州老城区双井头菜场三岔路口,原建筑为狭长的两层民居。设计布局舍弃常见的上下分层模式,而是将空间在水平方向上分开,通过设置两套独立的楼梯系统,建筑被划分为左右并排的两个单元,来实现咖喱店与酒吧的独立共存。 ▲左侧咖喱与右侧酒吧 ? 张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