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活性污泥的硝化系统崩溃啊,那可真是污水处理厂里的“老大难”,有时候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数据一出来,氨氮指标噌噌往上涨,简直能把运营师傅们急得团团转。这硝化系统就像个娇气的小姑娘,稍微有点不舒坦就“罢工”,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它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崩”掉的。
先得说说这硝化系统的“核心员工”——硝化细菌。这群小家伙看着不起眼,却是处理氨氮的主力军,分两类:一类是把氨氮变成亚硝酸盐的,叫亚硝酸菌;另一类是把亚硝酸盐变成硝酸盐的,叫硝酸菌。它们俩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得配合默契才能把活儿干好。可这俩菌有个共同的毛病:“怕冷怕饿还怕累”,环境稍微不对劲,立马就撂挑子。
先说最常见的“杀手”——温度。你想啊,硝化细菌最舒服的温度是25到30摄氏度,就像咱们在春天穿件薄外套那样自在。可一旦温度骤降,比如冬天突然断了暖气,或者夏天暴雨把凉水灌进了生化池,温度一下子掉到10度以下,这些细菌就像被冻僵了似的,活性直接砍半。更要命的是,硝酸菌比亚硝酸菌更怕冷,它一偷懒,亚硝酸盐就会在池子里堆起来,前面的亚硝酸菌看着“半成品”越积越多,也没心思干活了,整个硝化链条就这么卡壳了。之前有个污水处理厂,秋天突然来了场寒流,晚上没及时开加热,第二天氨氮直接爆表,查来查去就是温度惹的祸。
再说说“吃的”不对劲也能搞垮系统。这里的“吃”主要指的是进水的氨氮浓度和负荷。有时候工厂突然排放高浓度的废水,氨氮一下子从平时的50mg/L飙到200mg/L,就像给硝化细菌塞了一桌子肥肉,它们根本消化不了。这些细菌平时慢悠悠地“吃饭”,突然来这么一顿“大餐”,要么被“撑死”,要么干脆“绝食”抗议。还有一种情况是“没饭吃”,比如工厂停产,进水里的氨氮几乎为零,硝化细菌饿极了就会互相“啃”,数量越来越少,等正常进水的时候,就算有饭了,也没足够的细菌来干活,系统自然就崩了。就像人饿了好几天,突然让他干重活,肯定扛不住。
溶解氧也是个关键角色。硝化细菌是“吸氧狂魔”,生化池里的溶解氧得保持在2mg/L以上,它们才能畅快呼吸。要是曝气设备坏了,或者进水的有机物突然变多,好氧菌抢着吃有机物,把氧气都耗光了,硝化细菌就像被闷在密封罐里,分分钟窒息。我见过一个小厂,曝气风机的皮带断了没及时发现,两个小时没曝气,池子里的溶解氧掉到0.5mg/L以下,等修好的时候,硝化系统已经瘫了,花了半个多月才缓过来。更坑的是,有时候溶解氧忽高忽低,就像人一会儿被按在水里,一会儿又被拽出来喘气,细菌根本适应不了,活性慢慢就没了。
pH值也是个“隐形杀手”。硝化细菌喜欢中性偏碱的环境,pH值在7.5到8.5之间最活跃。可要是进水突然带了酸性废水,比如化工厂排的废酸,或者厌氧池的出水回流太多,把池子里的pH值拉到6以下,这些细菌就像被泼了醋,立马蔫了。有次去参观一个处理化工废水的厂子,隔壁车间偷偷排了一批酸洗废水,生化池的pH从7.8一下跌到5.2,硝化细菌直接“集体阵亡”,氨氮几天都降不下来,最后只能重新投加菌种才救回来。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原因:有毒物质偷袭。硝化细菌的“抗毒能力”简直弱得可怜,像重金属(比如铜、锌)、有机溶剂(比如酒精、丙酮),甚至是一些消毒水的残留,对它们来说都是剧毒。有时候工厂清洗设备,把带消毒水的废水排进来,浓度哪怕只有几个ppm,就能让硝化细菌全军覆没。更阴险的是,有些有毒物质不会立刻让系统崩溃,而是慢慢积累,今天伤一点,明天伤一点,等发现的时候,细菌已经没剩多少了,这种“慢性中毒”比“急性中毒”更难查原因。
除了这些外部因素,系统自身的“体质”差也扛不住折腾。比如污泥龄太短,硝化细菌本来繁殖就慢,得20天左右才能长一辈,要是污泥龄只有10天,刚长出来的细菌就被排走了,根本攒不下数量。还有污泥浓度太低,就像战场上兵太少,再能打也扛不住敌人的进攻,一点小波动就顶不住。有些厂为了省成本,故意降低污泥浓度,结果稍微来股冲击负荷,系统直接崩了,反而花了更多钱去修复,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最后还有个“蝴蝶效应”:一旦系统开始出问题,要是没及时发现,小毛病会变成大麻烦。比如刚开始氨氮有点升高,要是没在意,细菌会因为“工作成果”越来越差而失去活性;接着溶解氧可能因为细菌减少而显得“过剩”,新手可能会误以为曝气够了,反而减少曝气;等发现的时候,池子里的污泥已经发黑发臭,硝化细菌早就死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再想恢复,没个把月根本不行。
所以说,硝化系统崩溃从来都不是突然发生的,就像多米诺骨牌,第一张牌倒下(比如温度骤变),后面的牌(细菌活性下降、氨氮积累、污泥恶化)跟着倒下,最后整个系统彻底垮掉。要想让这个系统安稳运行,就得像照顾小孩子一样细心:时刻盯着温度、pH、溶解氧,控制好进水负荷,别让有毒物质溜进来,平时多观察污泥的状态,发现一点不对劲就赶紧调整。毕竟,养好了硝化细菌,它们才能踏踏实实帮咱们处理污水,让出水达标嘛。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64 万条内容 · 147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IC厌氧反应器关键部件:布水系统,旋流布水器一、旋流布水器的工作原理 二、旋流布水器的结构与类型 典型结构组成 进水主管 :连接反应器外部进水管,输送待处理废水。 旋流腔体 :圆柱形或锥形腔室,内部设置螺旋导流片或切向进水口。 布水孔/缝隙 :沿腔体外周均匀分布,孔径通常为15~30 mm,数量根据流量计算确定。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资料不错,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