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利时事 \ 全流程复盘余杭水质事件,水务企业如何更有效保障水质安全?

全流程复盘余杭水质事件,水务企业如何更有效保障水质安全?

发布于:2025-07-30 10:37:30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时事

来源:水务加

|

作者:水务加运营团队

[复制转发]

近期,余杭水质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供水作为城市最基础的服务,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供水安全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


那么,当突发性、污染性强的水质安全事件发生时,水务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呢?


本文梳理了从 水源、水厂、供水管网、二次供水、民生服务、应急预案 全流程有效的应急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突发的水质安全问题。    


一. 水源


1. 从源头抑制藻类

①科学调控水库水位或水体浊度 :可以改变水下光照强度,压缩产嗅藻的适宜生长区域,从源头上抑制其繁殖和致嗅物产生。

②优化水力条件 :对于小型水库,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加速水体交换,有效控制产嗅藻生长,如上海市青草沙水库。


2. 强化水源监测预警

       

在水源地周边加密水质监测点,利用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藻类密度等关键指标 。建立水质数据动态分析模型,一旦指标出现异常波动,立即发出预警,为后续处置争取时间。


3. 构建长效治理体系

       

建立水源至水龙头的水质指纹库 ,利用机器学习预测污染迁移规律,替代传统“事后处置”模式,提前72小时预测嗅味物质、污染物变化趋势,实现风险提前预判和主动干预。


4. 拓展多水源保障体系

       

有条件的地区, 积极开发备用、应急水源 ,如开辟新的水库、地下水水源或建设引调水工程,确保在主水源受污染时,能快速切换供水,保障居民基本用水需求。制定不同水源切换操作规范,定期开展切换演练,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二 . 水厂

1. 精准实施原水预处理

针对含藻量高的原水,采用预氧化处理 ,严格把控高锰酸钾、氯等预氧化剂投加量,从而抑制藻细胞活性,防止其在后续处理环节破裂并释放内源嗅味物,从源头减少异味物质的产生基础。


2.全面优化常规处理工艺

①强化沉淀池排泥管理 :制定定期且彻底的排泥制度,避免因排泥不及时形成厌氧环境而诱发硫醚类等腥臭物质。

②采用强化混凝沉淀 :对于藻类污染问题,采用高速气浮工艺替代传统混凝沉淀工艺,像珠海乾务水厂、澳门MSR水厂等,大幅提升除藻效率。

③采用活性炭吸附 :选择孔容大、粒径小的活性炭粉末,在混凝前等流程前端投加以延长接触时间,增强对季节性或突发性异味的吸附处理效果。


3. 强化深度处理技术应用

①推广臭氧-生物活性炭 :利用臭氧氧化分解顽固性嗅味物质(尤其硫醚类),并提升有机物可生化性,再通过生物活性炭通过微生物降解与吸附协同作用,深度去除残余嗅味及臭氧副产物,适用于长期性、复杂性水质风险。

②高级氧化技术 :针对高风险区域,采用 O?/H?O?、UV/H?O?等高级氧化技术,精准去除2-MIB、土臭素等顽固性藻源嗅味

③运用膜分离技术 :纳滤膜可有效截留2-MIB、土臭素等嗅味物质,补充超滤膜对微生物、颗粒的过滤能力,形成分级屏障。


4. 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

       

针对不同季节、不同藻类爆发程度,制定详细的操作手册,明确各处理环节的参数控制范围、药剂投加标准和设备运行要求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熟练掌握标准化操作流程,能够正确应对各种水质变化情况,减少因人为操作不当导致的处理效果波动。


5. 完善预警响应机制

       

根据监测数据设定不同等级的预警阈值, 当水质指标接近或超过阈值时,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三 . 供水管网

1. 快速启动管网冲洗排污

针对污染涉及的管网区域, 按照“先主干管、后支管末梢”的顺序,以大流量、高频次的方式快速置换管内受污染水体 同步开启排污阀排空死水区、老旧管段积水, 12 小时内完成首轮污染区域冲洗, 后续依据水质检测结果,动态调整冲洗频次,阻断污染扩散路径。


2.  实现智能监测与污染溯源

依托管网GIS模型、在线监测数据,反向溯源污染接入点 ,通过关闭阀门、临时封堵,物理隔离污染区域;同步在污染边界部署水质哨兵站,实时监测污染扩散,动态调整隔离范围。


3. 分区管控与临时供水保障

对受污染停水区域,及时启动应急供水 采用供水车定点直供、临时铺设清洁水管等方式,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针对医院、养老院等特殊场所,专人专车配送桶装水,确保特殊群体用水不间断。


4. 消毒 管网 与验证水质

冲洗后,按污染类型投加适配消毒剂,强化管网消毒; 连续3次抽检末梢水(含嗅味、微生物、特征污染物),全部达标后,分阶段恢复供水 ,同步公示水质检测报告,消除居民担忧。


5. 强化管网设施维护

定期开展支管冲洗工作,清除管内沉积物与死水,从源头减少微生物滋生和异味物质积累 ;重点排查管网材质(如铸铁管)的腐蚀状况,通过优化消毒参数、制定分区域管材更新计划, 优化 末梢水发黄、浑浊等问题。


 四 .二次供水

1.预设应急处理流程

一旦发现水质波动,立即启动水箱强制冲洗、临时水质预警等措施 ,同步联动市政管网调度,保障终端供水安全。


2. 严格设施清洁与水质监测

严格执行二次供水水箱定期冲洗消毒制度 ,明确冲洗周期,冲洗后开展微生物、浊度等关键指标检测,确保水箱内无沉积物残留、水质达标,从源头阻断二次污染风险。


3. 强化设备运行动态监管

建立二次供水设备常态化巡检机制 ,重点监测加压泵、液位控制器等核心设备的运行稳定性,避免因设备停运导致 水流停滞形成死水区域。


 五 . 民生服务


1. 强化信息公开与科普引导

开发水质实时共享平台 ,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官方渠道主动公开水质数据、处理进展及安全知识,加强舆情监测与正向引导,引导公众不信谣、不传谣,保障信息透明


2. 保障高效客服响应

保持客服热线24小时畅通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用户反馈问题第一时间受理、跟踪督办并及时反馈结果,以高效服务稳定公众情绪。


3. 实施合理补偿与民生保障

制定基于全成本核算的补偿方案 ,避免象征性补偿,要根据实际损失(如桶装水支出、医疗费用等)细化补偿标准,体现对公众权益的切实保障。


4. 完善技术联动保障

开放水务数据 API 接口,支持社区物联中控实时调取水质数据 ,实现异常情况自动关闭入户阀门,通过技术手段强化终端安全防护,减少居民健康风险。


5. 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

设立由环境工程、水务专家及居民代表组成的第三方技术监督委员会 ,全程参与事故复盘、方案评估等环节,确保处理过程公正透明,提升公众信任度。


 六 . 应急预案


1.强化信息公开与预警发布

建立全渠道、高透明的信息传递体系, 确认水质异常确认后1小时内通过官方网站、政务 APP、社区通知、新闻发布会等多平台同步发布预警信息 ,明确污染范围、影响程度、安全用水提示及应急措施;同时主动回应居民关切,及时澄清谣言,避免信息滞后导致居民误饮误用,保障公众知情权与监督权。


2. 优化全流程水质监测网络

构建“原水 - 出厂水 - 管网中途 - 末梢水”全链条监测体系 ,在常规指标(浊度、余氯等)基础上,将嗅味、色度、特征污染物等纳入实时监测范围,尤其强化居民用户端、老旧管网末梢的抽样监测,确保水质异常早发现、早定位。


3. 保障备用原水与快速切换

提前规划并保障备用原水的水质稳定与供应能力,制定标准化切换流程 ;一旦原水受污染,立即停用污染水源, 1 小时内启动备用原水切换,同步通过智能系统监控切换后供水水质,确保居民用水连续性。


4.调整应急处理工艺

针对不同污染类型,配备可快速启用的应急处理系统 ,包括活性炭吸附、氧化处理等应急投加装置,储备充足药剂,并定期演练工艺调整流程,确保污染发生时能精准提升处理效果。


5. 清洁污染区域管网

对受污染区域的管网及附属设施开展系统性冲洗与排污 ,明确冲洗范围、频次及验收标准(以用户端抽样检测合格为依据),避免残留污染物造成二次污染。


6. 落实民生保障与合理赔偿

建立覆盖健康影响、财产损失的综合补偿体系 根据污染持续时长动态调整补偿力度,公开补偿明细及发放进度。


7. 开展专家调查与原因溯源

第一时间组建由国家、省级水质专家、环境工程师等组成的独立调查组 ,明确调查时限,重点核查原水污染源头、制水工艺漏洞、监测预警滞后原因等,调查结果向社会公开,为后续整改提供科学依据。


水质安全关乎千万家庭的日常起居,是城市生命线中最不容有失的一环。从水源地的碧波荡漾到千家万户的水龙头,每一个环节的守护都承载着民众对美好生活最朴素的期盼。


以上是水务加梳理的供水各环节梳理的应对举措,是行业实践的经验沉淀,希望能为水务企业、水司提供实操参考。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利时事

返回版块

3239 条内容 · 5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小浪底水利枢纽积极应对黄河上中游洪水

  7月28日18时,为应对黄河上中游强降雨形成的高密度挟沙洪水,小浪底水利枢纽开启2号排沙洞,下泄流量800立方米每秒。这是自今年调水调沙结束后,小浪底水利枢纽首次开启汛期泄洪运用。   近日,黄河上中游内蒙古河段、山陕区间北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强降水过程,防汛形势复杂严峻。为统筹做好黄河上中游洪水防御工作,小浪底管理中心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依托数字孪生小浪底系统正向预演、反向推演和枢纽调度方案调算结果,第一时间会商研判水情、沙情及水库运用态势,精准制定科学有效的孔洞组合运用方案,确保枢纽综合效益充分发挥。截至7月29日8时,小浪底水库水位226米,相应防洪库容87亿立方米,可为后续防洪、减淤提供有力保障。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