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浓VOCs治理的技术挑战
针对高浓度VOCs直接进入RTO(蓄热式热氧化炉)系统将面临三大技术难题:
热负荷冲击:按绝热温升计算,每1000mg/m?VOCs完全燃烧可释放约3.8kJ/m?热量。当浓度超过25000mg/m?时,热量就过量。
酸性腐蚀风险:化工废气常含HCl、SO?等酸性组分,在高温下对RTO下室体和阀门产生腐蚀。
安全运行压力:直接处理高浓度废气可能使RTO燃烧室温度超过设计上限(通常为950-1050℃),增加热力型NOx生成风险。
二、喷淋塔预处理系统的设计要点
(1)空塔流速:推荐0.8-1.2m/s,过高导致夹带液滴,过低降低传质效率(我设计项目,最高选择1.2m/s);
(2)pH控制:NaOH溶液浓度通常维持5-10%,pH值控制在10以上
(3)除雾器选型:两级除雾(折流板+丝网)可将雾滴含量降至<50mg/m?。
三. RTO系统的适配性优化
预处理后的废气进入RTO时,需重新核算系统热平衡。基本计算公式:
Q = C×ρ×V×(T-t)+q
式中:
Q--为燃烧释放热量(kJ/h)
C--为废气比热容(取1.05kJ/(kg·℃))
ρ--为废气密度(1.295kg/m?)
V--为处理风量(m?/h)
T--为设定温度(℃)
t--为进气温度(℃)
q--为系统热损失(约占总热量的3%-5%)。
针对高浓VOCs处理,应增加以下安全措施:
(1)浓度前馈控制:在喷淋塔出口设置FID在线监测,当VOCs浓度>15000mg/m?时自动开启新风阀;
(2)温度梯度控制:燃烧室设置三点测温,相邻两点温差>80℃时触发报警;
(3)应急稀释系统:保留30%设计风量的紧急补风口,响应时间<3s。
四、 系统协同运行的关键控制
全系统压力损失应满足:
ΔP= ΔP1+ΔP2+ΔP3≤风机全压
典型数值参考:
ΔP1--喷淋塔压降:500-800Pa(含填料层、除雾器)
ΔP2--RTO压降:2500-3500Pa(三室RTO正常工况)
ΔP3--管路损失:按25Pa/m计算
4.2 运行成本对比分析
五、工程实践中的经验总结
1. 材料选择教训
含Cl-废气初期采用316L不锈钢喷淋塔,运行6个月后出现点蚀穿孔。后改用FRP材质,成本增加35%但使用寿命延长至8年以上。腐蚀速率测试显示:
材料 |
Cl-浓度100mg/m? |
Cl-浓度300mg/m? |
316L |
0.12mm/a |
0.45mm/a |
FRP |
0.01mm/a |
0.03mm/a |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大气治理
返回版块5.43 万条内容 · 27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废气生物治理之原理概述废气生物治理之原理概述一、依据及来源根据:1. “徐晓军,宫磊,杨虹编著.恶臭气体生物净化理论与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 “王灿,席劲瑛,胡洪营著.工业有机废气紫外-生物联合处理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化学工业出版社”3. “陈建孟著.废气生物净化过程强化技术.科学出版社”。二、臭气体物的生物转化生物脱臭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 使污染物分解 , 转化为无害或少害的物质。微生物利用有机物作为其生长繁殖所需的基质, 通过不同的转化途径将大分子或结构复杂的有机物经异化作用最终氧化分解为简单的水、二氧化碳等无机物, 同时经同化作用并利用异化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 , 使微生物的生物体得到增长繁殖,为进一步发挥其对有机物的处理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污染物去除的 实质是有机底物作为营养物质被微生物吸收、代谢及利用。这一过程是比较复杂的 , 它由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反应所组成。生物脱臭可以用式 ( 1-1 )表达。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喷淋塔工艺技术论述系列资料,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