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大气治理 \ 干法半干法脱硫:工艺环节全拆解与核心设备细节实操指南

干法半干法脱硫:工艺环节全拆解与核心设备细节实操指南

发布于:2025-11-10 06:44:10 来自:环保工程/大气治理 [复制转发]

干法/半干法脱硫:工艺环节全拆解与核心设备细节实操指南

无废水、低能耗的优势下,干法/半干法脱硫的工业化落地,核心依赖工艺步骤的精准衔接设备部件的细节设计”——从脱硫剂制备到副产物分离,每一步的参数控制、每一个设备的结构优化,都直接决定系统能否稳定达标。以下从干法(以循环流化床干法为例)、半干法(以喷雾干燥法为例) 两大主流技术路线,细化工艺环节与设备核心细节。
一、干法脱硫(循环流化床CFB-FGD):工艺拆解与设备细节

 

循环流化床干法是当前工业应用最广的干法技术(占干法市场70%以上),核心是脱硫剂干粉循环流化+气固强混合反应,全流程分4个核心环节,每个环节均有严格的工艺参数与设备设计要求。
1. 工艺全流程:从脱硫剂制备到副产物排出(4步闭环)
环节1:脱硫剂制备与输送——“干粉粒径决定接触效率
     工艺细节上,原料为氢氧化钙粉末(Ca(OH)?纯度≥90%,含水率≤1%),需经粉碎-筛分-储存-输送预处理:先通过立式冲击破碎机将块状Ca(OH)?粉碎至粒径10-30μm(粒径>50μm会降低比表面积,<5μm易团聚);再用200-300目旋振筛去除超粗颗粒,保证干粉均一性;随后存入带加热夹套的料仓(夹套温度50-60℃,防止干粉吸潮结块),料仓顶部需配套脉冲除尘器避免粉尘外溢;最后通过浓相气力输送系统(输送压力0.2-0.4MPa,风速8-12m/s)送至脱硫塔入口,输送管道需倾斜3-5°以防干粉沉积。
    核心设备方面,立式冲击破碎机的核心部件为冲击锤+分级轮,冲击锤采用耐磨高锰钢(Mn13),分级轮转速控制在1500-2000r/min(通过转速精准调节粒径);浓相输送管道内壁需衬5-8mm厚的陶瓷耐磨层,弯头处加装耐磨陶瓷贴片,且曲率半径≥3倍管径,减少干粉高速流动时的冲刷磨损。
环节2:脱硫塔反应——“流化状态决定反应效率
    脱硫塔为文丘里管+流化床段+扩大段三段式结构,烟气与脱硫剂在此完成90%以上的反应:烟气先经换热器降温至100-150℃(最佳反应温度),通过文丘里管加速至15-20m/s,形成负压将脱硫剂干粉吸入塔内;流化床段塔径按烟气量设计为1.5-4m,气流速度严格控制在4-6m/s(确保干粉处于悬浮流化状态,不沉降、不贴壁),同时按每Nm?烟气0.1-0.3L的量喷入雾化水,将烟气湿度提升至15%-20%以加速SO?溶解;SO?Ca(OH)?在流化状态下碰撞反应,生成CaSO?·1/2H?O,反应时间约2-3秒,脱硫剂投加量按“Ca/S摩尔比1.2-1.5”控制(过量10%-50%,避免SO?逃逸)。
    核心设备(脱硫塔)的文丘里管喉口直径为入口管的1/3-1/2,内壁需抛光以减少气流阻力,材质选用Q235+玻璃鳞片防腐(抵御烟气腐蚀);流化床段内壁均匀分布4-6块导流板,防止气流偏流导致局部流化不良,塔壁外设频率50Hz、振幅2-3mm的振动器,避免干粉贴壁堆积;雾化水喷嘴采用双流体雾化喷嘴(压缩空气+水),雾化粒径控制在50-100μm,安装角度与水平成30°,防止水雾直接喷向塔壁造成黏附。
环节3:气固分离——“除尘器选型决定副产物回收率
    反应后的烟气+固体混合物(副产物+未反应脱硫剂)进入布袋除尘器完成气固分离:过滤风速需控制在0.8-1.2m/min(风速过高易导致粉尘穿滤,过低则滤袋易堵塞);清灰方式采用脉冲喷吹,压缩空气压力0.5-0.7MPa,喷吹间隔10-15秒,每次喷吹时间0.1-0.2秒;分离后,净烟气(SO?≤35mg/Nm?)经引风机排放,固体混合物(含水率≤1%)落入灰斗,其中80%-90%作为循环脱硫剂送回脱硫塔入口,10%-20%作为副产物排出。
    核心设备(布袋除尘器)的滤袋选用PPS(聚苯硫醚)+PTFE涂层材质(耐温160℃、抗酸腐蚀,使用寿命3-5年),滤袋长度6-8m、直径130-160mm;灰斗需配套60-70℃的加热装置(防止结露)和射频导纳式料位计(料位达80%时启动排灰);卸灰阀采用星型卸料阀,转速10-20r/min,密封性能等级6级,避免漏风导致脱硫效率下降。
环节4:副产物处理——“氧化与筛分决定资源化价值
    排出的副产物(主要成分为CaSO?·1/2H?O、未反应Ca(OH)?、粉尘)需经氧化-筛分处理:先送入卧式搅拌氧化槽,通入压缩空气(气液比10:1),在80-90℃下搅拌30-60分钟,将CaSO?·1/2H?O氧化为稳定的CaSO?·2H?O(石膏);再用100目振动筛去除超粗杂质(如粉尘颗粒),确保石膏纯度≥85%、含水率≤5%,最终可作为建材添加剂(如石膏板原料)资源化利用。
二、半干法脱硫(喷雾干燥法SDA):工艺拆解与设备细节

 

喷雾干燥法是半干法的代表(占半干法市场60%),核心是浆液雾化+干燥-反应同步进行,区别于干法的关键在雾化环节塔内温度控制,工艺与设备细节更侧重防结壁雾化均匀性
1. 工艺全流程:从浆液制备到副产物分离(3步核心)
环节1:脱硫剂浆液制备——“固含量与均一性决定雾化效果
     与干法的干粉不同,半干法需将Ca(OH)?制成均匀浆液:先按固含量15%-25%”Ca(OH)?干粉(纯度≥90%)与工艺水投入浆液搅拌槽(固含量<15%会增加水分蒸发负荷,>25%易堵塞喷嘴);再用双层桨叶搅拌器(转速60-80r/min)搅拌15-20分钟,确保浆液均匀无结块(粒径≤50μm,通过激光粒度仪实时监测);最后用螺杆泵(扬程30-50m,流量稳定无脉冲)送至雾化喷嘴,输送管道需设40-50℃的蒸汽伴热,防止浆液冻结或沉降。
   核心设备方面,浆液搅拌槽材质为304不锈钢+5mm厚衬胶(耐Ca(OH)?腐蚀),槽底设计为弧形底以避免浆液沉积,槽顶设溢流管防止浆液溢出;螺杆泵的定子采用耐磨损丁腈橡胶,转子为38CrMoAl材质(表面氮化处理,硬度达HRC60以上),出口需配套压力稳定阀,控制压力波动≤±0.1MPa
环节2:喷雾干燥塔反应——“雾化+温度场决定反应与防结壁
    喷雾干燥塔是半干法的核心,需同步完成浆液雾化、水分蒸发、SO?反应三大过程,工艺参数控制极严:烟气先经换热器降温至180-220℃(需高于浆液沸点以保证水分快速蒸发),从塔顶部切线进入形成旋流(提升气液接触效率);浆液通过塔顶的离心式雾化器(转速15000-20000r/min)雾化成20-50μm的浆滴(雾化粒径不均会导致:大浆滴水分蒸发不完全结壁;小浆滴被烟气带走脱硫剂浪费);浆滴在旋流烟气中下落,1-3秒内完成水分蒸发(塔中部温度120-150℃),同时Ca(OH)?SO?反应生成CaSO?·1/2H?O,塔底出口烟气温度需严格控制在70-90℃(低于露点会结露,高于100℃会导致反应不完全);为防止结壁,塔壁需设空气夹套(通入80-100℃热空气,保持壁温高于烟气露点5-10℃),同时安装沿塔壁缓慢旋转的刮刀,及时清除附着的固体颗粒。
     核心设备(喷雾干燥塔)的离心式雾化器核心部件为钛合金雾化盘(耐腐蚀、耐高温),雾化盘直径200-300mm,边缘设V型沟槽(保证浆液均匀甩出),需配套变频调速系统(根据烟气量动态调整转速);塔体直径3-6m、高度8-12m(高径比2.5-3:1,确保浆滴停留时间充足),内壁涂0.5-1mm厚聚四氟乙烯涂层(光滑不粘壁);塔内沿高度设3个热电偶温度测点(顶部180-220℃、中部120-150℃、底部70-90℃),精度±1℃,实时反馈数据以调整烟气量或雾化量。
环节3:气固分离与副产物处理——“低含水率控制
    塔底排出的半干态固体混合物(含水率3%-5%)与烟气一同进入布袋除尘器,分离细节与干法类似,但需注意两点:一是过滤风速更低,控制在0.6-0.9m/min,避免半干物料堵塞滤袋;二是副产物无需额外氧化(塔内残留氧气已完成部分氧化),直接筛分后即可作为路基填料(含水率≤5%,防止路基沉降)。
三、干法与半干法:核心工艺与设备差异
     干法(循环流化床)的脱硫剂为干粉,粒径控制在10-30μm;半干法(喷雾干燥法)则是浆液,固含量需维持在15%-25%,雾化后的浆滴粒径为20-50μm。核心反应设备上,干法依赖循环流化床塔,通过气流流化实现气固混合;半干法则是喷雾干燥塔,借助旋流雾化让干燥与反应同步进行。关键设备部件方面,干法的核心是文丘里管(加速烟气引射干粉)与耐磨输送管道(抵御干粉冲刷);半干法的关键在于离心式雾化器(控制浆滴粒径)与塔壁空气夹套+刮刀(防止结壁)。
    塔内温度控制逻辑也不同:干法全程维持100-150℃,无水分蒸发负荷;半干法需精准把控梯度温度,入口180-220℃(保证浆滴蒸发)、出口70-90℃(避免结露与反应不完全)。副产物含水率上,干法副产物含水率≤1%,需氧化后才能资源化;半干法含水率3%-5%,可直接利用。核心控制难点方面,干法聚焦流化状态,需将气流速度稳定在4-6m/s;半干法则侧重雾化均匀性与塔壁温度,避免因浆滴不均或壁温失衡导致结壁。
    这些工艺与设备的细节,正是解决脱硫效率波动、系统堵塞、副产物难利用等痛点的关键——比如半干法通过离心雾化器转速的精准调控避免结壁,干法借助循环倍率优化提升脱硫剂利用率。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yj蓝天
    yj蓝天 沙发

    不客气,希望资料对您有参考价值

    2025-11-11 06:44:1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c0103
    c0103 板凳

    非常感谢楼主的无私分享

    2025-11-10 09:04:10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大气治理

返回版块

5.43 万条内容 · 27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化工行业多组分 VOCs:活性炭的吸附主场

化工行业多组分 VOCs:活性炭的吸附主场 在化工生产领域,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具有显著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活性炭因具备对多组分VOCs的广谱吸附特性,在实际工程中被频繁选用。 其技术适配性不仅源于对分子量和沸点差异的包容性,更体现在吸附穿透区长度的动态调整能力上。 对制剂工业、合成材料制造、石油炼制等环节,活性炭的吸附效率与治理成本比在特定工艺条件下显示出稳定性优势。 一、吸附材料对多组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