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选型与清洗
第一部分:MBR选型
选型是第一步,决定了系统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主要需要考量以下几个方面:
1. 膜组件类型选择
这是选型的核心。
??按膜材质分:
1.?PVDF(聚偏氟乙烯):当前绝对主流选择。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和氧化剂清洗),机械强度高,亲水性好(需改性),寿命长。
2.?PES(聚醚砜):也是常用材料,亲水性较好,但强度和抗氧化性略逊于PVDF。
3.?PE/PP(聚乙烯/聚丙烯):主要用于微滤,价格较低,但强度和化学稳定性较差,在中大型市政和工业项目中已较少使用。
??按膜组件形式分:
1.?优点:填充密度极高,占地面积小;单位膜面积成本低。
2.?缺点:纤维丝易缠绕和断裂,对预处理要求高(需细格栅);抗污染能力相对弱。
3.?适用:市政污水、预处理较好的工业废水。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形式。
1.?优点:流道宽,不易堵塞,对预处理要求相对较低;物理清洗(擦拭)方便。
2.?缺点:填充密度低,占地面积相对大;成本通常较高。
3.?适用:高浓度、易堵塞的废水(如垃圾渗滤液、部分工业废水)。
1.?平板膜(Flat-Sheet):
2.?中空纤维膜(Hollow Fiber):
2. 核心参数选择
??膜孔径:MBR通常采用微滤(MF, 0.1-0.4 μm) 或超滤(UF, 0.01-0.04 μm) 膜。UF出水水质更好,但通量较低,成本更高。MF是绝大多数情况下的选择。
??膜通量(Flux):这是选型计算中最关键的参数,指单位膜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产水量(LMH, L/m?·h)。通量选择直接影响膜面积和投资成本。它取决于:
o?进水水质:COD/SS浓度越高,通量应选越低。
o?活性污泥性质:污泥浓度(MLSS)、粘度。
o?运行模式:间歇出水的抽停比。
o?经验值参考:市政污水通常取15-25 LMH;工业废水需根据实验确定,可能低至10-15 LMH。
第二部分:MBR计算
计算的核心是确定所需的膜面积,并据此选择膜组件数量。
1. 核心计算公式
所需总膜面积(m?) = 设计日处理水量(m?/d) / [ 设计平均通量(LMH) × 每日实际运行时间(h) ]
??设计日处理水量(Q):例如,1000 m?/d。
??设计平均通量(J):根据选型和进水水质确定,例如取20 LMH。
??每日实际运行时间(t):MBR通常采用间歇运行(如抽8分钟,停2分钟),并非24小时连续产水。每日实际运行时间 = 24小时 × (抽吸时间/总周期时间)。
o?举例:若采用“抽8分钟,停2分钟”的模式,则每日实际运行时间 = 24 × (8/10) = 19.2 小时。
计算示例:处理量1000 m?/d的市政污水,设计通量取20 LMH,运行周期为“开8停2”。所需膜面积 = 1000 m?/d / [20 L/m?·h × 19.2 h] × (1000 L / 1 m?)注意单位统一:1 m? = 1000 L= 1,000,000 L/d / (20 L/m?·h × 19.2 h) ≈ 2604 m?
2. 确定膜组件数量
根据计算出的总膜面积,选择特定型号的膜组件。
??例如:若选用某型号中空纤维膜组件,单支膜面积为30 m?。
??则所需膜组件数量 = 总膜面积 / 单支膜面积 = 2604 m? / 30 m?/支 ≈ 86.8支 → 取整为87支。
??实际配置时还需考虑膜架的布置,通常需要预留1-2个膜架的空位以备不时之需。
3. 配套设备计算
??产水泵(抽吸泵):按设计流量和所需抽吸压力(通常-10至-50 kPa)选型。
??曝气系统:膜擦洗曝气量至关重要,通常经验值为 单支膜组件 的曝气量(如10-20 Nm?/h/支) 或 单位膜面积的曝气量(如0.3-0.8 Nm?/m?·h)。此气量远大于生物处理所需气量。
第三部分:MBR清洗
清洗是维持MBR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生命线。分为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
1. 物理清洗(在线清洗)
这是日常维护,目的是减缓污染。
??松弛(停歇):停止产水,但继续曝气。利用曝气产生的剪切力使膜丝表面的污泥脱落。
??反冲洗:用产水或清水从产水侧反向冲洗膜表面。注意:大部分外置式MBR可反洗,但浸没式MBR通常不进行反洗,因为操作复杂且可能将污染物带入膜丝内部。
??维护性清洗:也称“在线化学强化反洗(CEB)”。
2. 化学清洗(离线/在线)
当跨膜压差(TMP)显著上升或通量明显下降时,需进行化学清洗。
??在线化学清洗(维护性清洗, CEB)
o?频率:通常每1-2周一次,或TMP达到一定值(如15-30 kPa)时。
o?目的:去除可逆的有机污染和生物垢。
o?方法:将低浓度化学药剂(如200-500 ppm次氯酸钠)从产水口打入,浸泡30-60分钟。期间可停止曝气。结束后排空药液,恢复正常运行。
??离线化学清洗(恢复性清洗, CIP)
o?频率:通常每3-12个月一次,或TMP非常高(如>50 kPa),在线清洗无效时。
o?目的:彻底清除膜孔内外的顽固污堵(有机污染、无机结垢)。
o?方法:
o?重要提示:酸洗和碱洗之间必须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防止酸碱中和失效或产生有毒气体(氯气)!
1.水冲洗:将膜池液位降至膜组件以下,用清水冲洗膜表面。
2.酸洗:去除无机垢(如钙、镁、铁盐)。常用柠檬酸(1-2%) 或草酸(0.5%),浸泡2-4小时。
3.碱洗:去除有机污染和生物黏膜。常用次氯酸钠(0.1%-0.5%, 500-2000 ppm),有时配合氢氧化钠(0.1%-0.5%) 增强清洗效果,浸泡2-4小时。
总结:MBR运维关键要点
1.预处理是生命线:尤其是对中空纤维膜,1-3mm的精细格栅必不可少。
2.稳定生化是基础:良好的活性污泥系统能减轻膜污染。
3.控制污泥浓度:MLSS并非越高越好,通常控制在6000-12000 mg/L,过高会导致粘度增大,通量下降。
4.监控核心参数:密切监控跨膜压差(TMP) 和膜通量(Flux) 的变化,这是决定是否清洗的“仪表盘”。
5.规范清洗操作:严格按照清洗规程操作,记录每次清洗的效果,形成设备的“健康档案”。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86 万条内容 · 149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电催化水分解制氢的挑战与前景电催化水分解制氢的挑战与前景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加速推进,氢能作为清洁能源载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电催化水分解制氢技术凭借其绿色环保、能源转换效率高的优势,成为氢气制备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热点。 一、基本原理和应用进展 电催化水分解包括两个关键反应: 析氢反应(HER):在阴极发生,将水分子还原成氢气。 析氧反应(OER):在阳极发生,将水氧化为氧气。 催化剂的性能直接决定反应的过电位、速率及能源效率。目前,贵金属催化剂(如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MBR的选型和清洗技术,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