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外墙及底板保护层厚度的问题
lql9706100
2010年12月22日 16:16:12
只看楼主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9.2.1条 第9.2.1条 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9.2.1的规定。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表9.2.1 环境类别 板、墙、壳 梁 柱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9.2.1条 第9.2.1条 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9.2.1的规定。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表9.2.1
环境类别 板、墙、壳 梁 柱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一 20 15 15 30 25 25 30 30 30
二 a - 20 20 - 30 30 - 30 30
二b - 25 20 - 35 30 - 35 30
三 - 30 25 - 40 35 - 40 35
注:
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按照上表来查的话,对于地下室外墙有地下水时,外墙纵筋保护层厚度为30mm,无地下水时外墙纵筋保护层厚度为25mm,底板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无垫层时50mm。
而按照《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中4.1.6 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2 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3 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这样外墙和底板的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均为50mm。但是我看不少地下室设计中外墙钢筋保护层厚度都没有取到50mm,一般取到30mm或40mm。
不知道大家在设计时外墙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取多少?审图时要求取到多少?
mandyxych
2010年12月22日 16:28:16
2楼
我一般都是取50
回复
池运发
2010年12月22日 17:23:58
3楼
还有耐久性规范呢,都自相矛盾的规范
回复
gupeiru
2010年12月22日 20:12:44
4楼
我觉得取50耐久好一些
回复
lql9706100
2010年12月22日 21:34:01
5楼
如果取保护层厚度为50mm的话,侧壁裂缝验算按0.2mm控制的话,那样侧壁的配筋很大。侧壁保护层厚度取40mm和50mm,配筋差别就很大。以我计算的一个地下室,8米深,400mm厚的侧壁,40mm厚保护层计算竖向配筋面积(以1m为单位)为1386mm2。裂缝0.196mm。如果保护层为50mm,计算竖向配筋面积为1612mm2,裂缝计算0.206mm。
回复
huahang2006
2010年12月23日 12:01:40
6楼
我是学习的。。。
回复
zhangweiq82000
2010年12月23日 16:52:35
7楼
侧壁裂缝验算按0.2mm控制的话,那样侧壁的配筋很大
回复
bxb2003cn
2010年12月23日 23:07:48
8楼
看看学学吧,我们是去40mm
回复
kancai2010
2010年12月24日 11:09:30
9楼
应该取50mm为妥。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后面的附加条文说明:我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规范》GB 50010—2002规定,基础中纵向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距离)不应小于40mm。此外还应考虑施工负误差△之和(现浇构件△取5~10mm)及箍筋与主筋应具有同样厚度的保护层要求,故最终保护层厚度约为50mm左右。
钢筋保护层厚度对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抗渗性极为重要,为与国内外有关规范协调一致,并与国际标准接轨,规范规定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是适宜的。
回复
lql9706100
2010年12月24日 22:43:46
10楼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中4.1.6 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2 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3 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的条文说明是这么解释的:4.1.6 (原规范3.1.4,修改条文)
此条做了两点修改:
1 衬砌厚度由“不应小于200mm”改为“不应小于250mm”。其理由一是根据十余年工程实践不少地方反映原规定值偏小;二是与其他规范不一致,如《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规定衬砌厚度不应小于250mm。
2 原规范中钢筋保护层系指主筋的保护层厚度,由于地下工程中主筋外还有箍筋,因此箍筋的保护层厚度较薄,再加上施工中的误差,则会产生箍筋外露或保护层极薄的情况,从而会使地下水沿钢筋渗入工程内部,实际工程中也常见这种原因引起的渗漏水现象,故这次修改时加大了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
我查《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解手册》第486页中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1条的解释中有这么一段话:
与本条规定不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规定:防水混凝土结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结构设计时对一般民用建筑建议执行“混凝土规范”的本条规定,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其他建筑结构可执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规定。
也就是说:对地下最高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标高的执行混凝土规范9.2.1条规定取40mm,对地下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标高的执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第4.1.6条规定取50mm。
以上仅是个人的理解,欢迎大家讨论。
回复
changzhouliushh
2010年12月27日 21:26:44
11楼
取50mm为妥,考虑到保护层过大易产生裂缝,可以在其中增加一层直径为4mm的双向钢筋网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