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政和县星溪乡林屯村茶岭自然村,属城区重要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和产粮区,距城关2KM,总人口有450人,总户数有100户,总耕地有1.2万亩。
二、人饮水现状
该村原有的自来水由于取水水源地为田间水,且取水的水渠与田间用水共用,一到田间管理季节,农药水和田间水混合饮用,且含病菌量大,严重影响村民身体健康,历年来村民疾病率明显上升。二来由于水量不足,也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用水要求,更不用说考虑消防用水。因此解决该村的人饮水工程是村民干部当务之急的一件大事,特要求上级将人饮水工程列入今年动工项目,为奔小康创造基本条件,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三、水源的选择
为了彻底解决该村饮用水的困难局面,经技术人员实地勘测,水源选择在茶岭隧洞三号支洞口边,该处上游无田地,且流域面积、森林覆盖层较好,集雨面积1平方公里,水量丰富、水质清净、水头有25.56米,适合水源位置供水条件。
四、三池位置选择
三池位置选择原则上沉淀池和过滤池、清水池均布置在水源点附近,并根据实地情况选择布置。
五、人饮水工程设计
(一)供水规模
该村所在地现有人口420人。根据当地的生活习惯和有关规定,确定有关用水定额详见附表一,其主要设计参数如下:
1、设计给水量参数
(1)设计年限15年
(2)人均日用水量取100L/d·人,牲畜用水量取20 L/d·头,无工业用水,村级建筑用水不予考虑,未预见和管网漏失按生活用水、牲畜用水之和的15%计。
(3)设计人口按现有总人口的12%自然增长率计算
即:p=p.(1+a)n
=420×(1+12‰)15=502.3 取503人设计
式中:p——设计用水部人口娄
p。——现状人口总数
a——人口自然增长率
n——设计年限
(4)设计牲畜头数,按设计人口总数以每5.5人为一户,每户2头计算,即牧畜部头为183头。
(5)日变化系数取K日=1.2
(6)时变化系数取K时=1.6(用水规模计算表见附表一)
(7)根据计算结果,日平均设计用水量62.1m3/d。
2、设计流量计算,按最高日最高时计谋。
(1) 最高日设计流量:
Qd =K日Q
=1.2×62.1=74.52m3/d
故水厂设计规模为80 m3/d
(2) 最高时设计流量:
KT.Qd 1.6×80
QTmax= T = 24 =5.33m3/h=1.48L/s
(二)取水管设计
水源点距离清水池距800米离,需计算水头损失是否符合要求,经测量,水源点至清水池高差为25.56米。
1、 流速选择
管内流速选用不淤流速,且不产生水锤现象的流速,根据《
给排水工程设计手册》规定最大流速不超过2.5m/s,故选用管内流速v=1.1m/s.
2、 输水管径计算
最高日供水量为80 m3/d,24小时供水,
即供水流量为:QQ=80/86400=0.000926m3/s
管径:
3、 水头损失计算
水源点至清水池距离为3000米,属长管道,管道沿程水头损失hr=iL
式中 (塑料管损失系数)
故 (满足要求)
(三)三池设计
该村人饮水工程,供水规模为280 m3/d,水源点周边树林茂密,植被好,水质符合人饮标准。根据实际“三池”布置方案为: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布置在水源点处。
1、 沉淀池设计
沉淀池取平流沉淀池,有效水深取1.2m,表面积为长3.0 m×宽2.0 m=6㎡。安全超高0.2 m,池底设Φ80有阀排泥管。
2、 过滤池设计
本水厂需净水量为280m3/d,水厂以全日工作即24h,考虑以普通快滤池设计,由于滤池点离供水区较远,故选用滤速v2=1.1m/h。
(1)池面积及尺寸计算。
滤池面积:
滤池尺寸采用标准图3",面积为长4.0 m×宽3.0 m(见设计图)。
(2)滤池深度计算
承托层厚度H1=0.5m,滤料层厚度H2=1.0m,各级配见下表
项 目 滤 层 承托层(自上而下)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粒径(㎜) 0.3-1.0 1-2 2-4 4-8 8-16 16-32
厚度(㎜) 100 50 100 100 100 150
砂面上水深H3=1.3m
超高H4采用0.3 m
松枋木垫层H5=0.2m
所以滤池深度:
H=H1+H2+H3+H4+H5
=0.55+1.0+1.3+0.3+0.2
+3.31m
承托层下设松方木垫层.规格60×100,净距100㎜排列,φ63㎜管接出水。
(3) 滤池配设反冲洗管,由山涧高位水接入滤池出水管,反冲洗管管径同滤池出水管相同,两管各设闸阀,反冲洗管闸阀设在进水口处,以免管被泥沙堵死(见设计图)
3、 清水池设计
本自来水工程最高日供水量为280 m3,考虑安全贮量清水池容积按最高日供水量的30%计算,容积为84 m3清水池布置根据实际地形采用半埋式,形式采用园其结构具体见3#详图。
(1)清水池容积:V=280×30%=84m3
(2)清水池内水深取:h=1.7m,安全超高0.3m。
(3)清水池内直径:
(四)供水管网设计
1、计算比流量qs
配水管线总长为1816米。
2、计算各管段的沿线流量
沿线流量:ql=qs.L,计算结果列于附表二
3、分配节点流量qi计算
节点流量: ,各节点流量分本结果见附表二
4、确定各管段的直径和水头损失
(1)本水干管水力计算
根据实际地形管网的布置,节点6为控制点,并以1-6为配水干管,其水力计算见附表三,取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效的10%计,总水头损失hi=1.1li
为防止管网因水锤出现事故,流速不得高于2.5-3.0m/s在输送原水时,为避免水中杂质在水管中沉淀,流速不小于0.5m/s,选经济流速为1.1m/s。
配水管网布置采用树枝网状布置供水到户,配水量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干管按设计流量和经济流速确定管径,支管按设计流量和水头损失确定管径。
干管管径计算:
则清水池到公路1-2管选用φ75管。其余干管计算以此类推(其余各管采用镀锌管)。计算结果见附表三。
(2)求干管各点的自由水压
节点自由水压的确定,以节点8为地面最高控制点,该处住房两层所需自由水头为3m计,困此配水干管各节点的水压可从控制点8推算。该点的地面标高为41.16m,则该节水压标高为:
按昭水流方向倒着推算各节点的水压,如节点8的水压等于节点7水压加管段7-8的水头损失,即:
其余各节点水压可用相同的方法推算,见附表四。
(3)配水支管计算
由于干管上各节点的水压均为已知,因此支管起点水压已定,而支管的终点水压为该点地面标高加该点所需自由水压。因此可求出支管的平均水力坡度,进而确定支管管径。计算结果见附表五。整个管网设计详见管网布置图。
下庄村用水主要参数与设计规模
表一
类 别 项 目 单 位 定额值与用水量计算
生活用水 设计人口 人 503
用水定额 L/人.d 100
用水量 m3/d 50.3
牲畜用水 猪、牛总头数 头 183
用水定额 L/头.d 20
用水量 m3/ d 3.7
未预见和管网漏失 按以上用水量之和的15%计 m3/d 8.1
总用水量 m3/d 62.1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