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环境修复 \ 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技术特征

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技术特征

发布于:2012-06-07 10:50:07 来自:环保工程/环境修复 [复制转发]
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是一种全新的技术,与其他治理水体的方法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
  1、能有效地将不可溶性水体底部的有机物降解为可溶性有机物;
  2、能抑制蓝藻及其他耗氧强的菌类与藻类的生长与繁殖,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3、分解水中含氮有机物,最终能使氨态氮和硝态氮大大减少,提高水生生物的成活率;
  4、成本低,对环境扰动小,不向水体投放药剂,不会形成二次污染;
  5、用生物生态方设计水景,有利降低建设和养护管理成本,并易创造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优美环境。净化水质的同时可收获植物和生物能源。
  6、操作简单,投资小,工程造价较低,不需消耗能源或低耗能;
  7、能实现水体营养平衡,改善水体自净能力;
  8、植物修复可现场进行,减少运输费用;
  同时,水生植物净化污水技术利用也存在以下问题:
  1、普及度不高。由于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相对物理、化学等方法起效时间长,所以在很多“面子”工程中,往往舍去水生植物,导致对水域生态的二次破坏;
  2、缺少对相关水生植物在污水中的生长规律研究。早些年国内外研究的凤眼莲,其本身对污水具有强大的净化能力,但是其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国内没有凤眼莲的天敌,导致其在水体中的霸道繁殖,严重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较污水的危害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3、缺少对多种植物搭配进行污水净化的研究。目前,对单一水生植物的净化能力研究相对较多,对多种水生植物搭配形成的水生植物群落净化能力、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植物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影响水生植物的净化效果,现阶段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研究还有限;
  4、缺少对净化污水的水生植物的回收利用。通过在污水中的生长,植物吸收了污水中的无机营养盐,经人工收割,能有效去除水体中的N、P等营养盐,但对于回收的植物如何利用还缺乏系统研究;
  5、缺少水生植物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相结合的研究。在选择植物对污水进行净化时,往往只根据其生态修复功能强弱来选择,而忽略了水生植物本身的景观功能;
  6、缺少对具有净化作用的水生植物的开发。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comig
    comig 沙发
    总结的蛮不错的
    2014-02-19 10:38:1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maomao198197
    maomao198197 板凳
    总结的很不错
    2013-12-31 19:52:31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环境修复

返回版块

9582 条内容 · 14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水生态修复的10条方法

水生态修复是一项理论复杂、因素众多、操作困难的工作,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符合科学,更要讲究实效。按照水生态系统的理论,结合上海河道、湖泊过去情况的分析,根据现在的实际状况和上海地区的实践经验,对修复水生态系统,创造水边和水中生物多样性环境,提出10条操作性措施。1、河坡植草坪(或灌木)传统的做法往往忽视生态,把河坡搞成直立式,或用块石和水泥板覆盖河坡并勾缝,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破坏了生物的生长环境。从修复水生态系统出发,有条件的河坡都应植上草坪或灌木。护坡上的草坪和灌木所起的作用很大:一是草坪和灌木与土壤形成的土壤生物体系,同样可以像两岸的树林与草坪一样,起到减少有机物对河道、湖泊的冲击和营养化程度的作用,有些灌木的根须还能够直接伸到水体中吸收水中的营养成分;二是河坡是水域向陆域的自然过渡带,草坪和灌木与土壤的结合,改善了温度、湿度,提供了食物;三是在稳定边坡,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时,改变了护坡硬、直、光的形象,给人们以绿色、柔和、多彩的享受。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