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0人已点赞
分享
全部回复(2 )
主题
回复
粉丝
混凝土结构
140.23 万条内容 · 218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如题大家都知道规范是多用汉字表达,但是有时候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话往往有不同理解,比如今天我们院两个设计师就争论“单桩算不算边桩”因为规范中规定了边桩中心到承台边缘的距离取值范围那么承台只有一个桩时,这个桩算不算边桩?他们就各执己见我知道规范在编写的时候是诸多专家执笔,尽量保证了其逻辑的严谨性但有时候还是觉得如果这些规范编写的时候多通过一些图、一些伪代码来表示该有多好啊!大家可以讨论讨论
遇到了一点小问题
内容不能包含下列词语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转换梁通常称为“框支梁”,支撑转换梁的柱通常称为“框支柱”。
至于框架梁就是一般所说的主梁,是直接搭在柱子上的梁或是剪力墙上的梁。
首先从受力特征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框支梁即用梁来抬墙的结构,框支梁和框支墙事实上是一个整体,共同参与工作,要注意两者的协同工作,不能单独隔离出来看,在整个框支结构体系中,墙扮演拱的角色,框支梁则充当其中的拉杆,所以是偏心受拉构件,当然也有受弯的成分。而转换梁是用梁来抬柱的情况。属于纯受弯构件(不是太纯,只是比例很大而已),其设计方法应该按梁来设计。
习惯上, 框支梁一般指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支承上部不落地剪力墙的梁,是有了“框支剪力墙结构”,才有了框支梁。《高规》第10。2。1 条所说的转换构件中,包括转换梁, 转换梁具有更确切的含义,包含了上部托柱和托墙的梁,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框支梁仅是转换梁中的一种。
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