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于:2015-05-14 14:01:57 来自: 环保资料 / 生活污水处理图 / 其他工艺图
0
3分

本文介绍了MBBR移动床生物膜和活性污泥组合工艺(BAS工艺),该工艺可处理进水COD较高或营养物缺乏污水,BAS工艺占地省、运行稳定、污染物处理效率高、可大幅度降低生物污泥产量和减少出水营养物的排放。

高COD去除和低污泥产量的生物膜BAS组合工艺-图一

高COD去除和低污泥产量的生物膜BAS组合工艺-图一

高COD去除和低污泥产量的生物膜BAS组合工艺-图二

高COD去除和低污泥产量的生物膜BAS组合工艺-图二

高COD去除和低污泥产量的生物膜BAS组合工艺-图三

高COD去除和低污泥产量的生物膜BAS组合工艺-图三

高COD去除和低污泥产量的生物膜BAS组合工艺-图四

高COD去除和低污泥产量的生物膜BAS组合工艺-图四

高COD去除和低污泥产量的生物膜BAS组合工艺-图五

高COD去除和低污泥产量的生物膜BAS组合工艺-图五

点击立即下载源文件

特别声明:本资料属于用户上传的共享下载内容,仅只用于学习不可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 联系站方删除!

收藏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点击分享

  • 钢结构接跨图纸低跨与高跨
    高跨为21米5t(LDA型电动单梁起重机)地面控制19.5 2个低跨为7.85米和9.77米3t(LDA型电动单梁起重机)地面控制6.6 8.5
  • 生物膜技术在受污染地表水修复中的应用
    根据受污染地表水体的污染特征,可以采用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生态法等地表污染水体常用的净化技术对水环境进行修复,其中生物膜接触氧化法是生物-生态联合修复技术的一种主要工艺,其核心构件是生物填料,生物填料的材质和外型直接关系到生物膜量和处理性能。但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会对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使用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且耗资较大。生物-生态联合修复技术将逐渐得到应用。
  • LEVAPOR生物膜工艺处理高难度氨氮工业污水
    高难度工业污水的处理对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大体上说工业污水有以下几个特点: 1)行业差异非常大 2)成分组成非常复杂,有些
  • 生物膜技术原位处理有机污染河道研究
    将生物膜技术移植到有机污染河道治理中采用三种生物填料与目前最常用的空曝气技术对比净化有机污染河道的 效果。
  • 120m3生活污水生物膜工艺中水回用工程
    生活污水中水处理项目,采用日本三菱膜生物反应器,全套施工图。图纸包括 :工艺流程图、平面布置图、工艺平面图、剖面图、大样图等等。
  • 生物膜法生物转盘的设计要点和工程实例
    详细介绍了生物膜法生物转盘的设计要点,并结合实际工程实例进一步分析。(一)生物转盘盘体 (1)盘体材料应轻质、高强度、比表面积大、易于挂膜、使用寿命长和便于安装运输; (2)盘体宜由高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聚酯玻璃钢等制成...
  •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生物转盘的构成
    详细介绍了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生物转盘的构成。生物转盘的主体是垂直固定在水平轴上的一组圆形盘片和一个同它配合的半圆形水槽。微生物生长并形成一层生物膜附着在盘片表面,约40%~45%的盘面(转轴以下的部分)浸没在废水中,转轴高出槽内水面15~25cm,上半部敞露在大气中。
  • 一个条理清晰简洁的生物膜法PPT
    一个条理清晰简洁的生物膜法PPT。包括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淹没式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流化床。
  • 污水处理厌氧生物膜池顶底板配筋图
    本图纸为:污水处理厌氧生物膜池顶底板配筋图,图纸包括:工艺流程及总平面布置图、大样图、调节池施工图等,设计规范,内容详实,可供设计师参考学习。
  • 干馏法处理污泥制备生物炭
    摘要:污泥处置难,究竟难在哪?传统的污泥处置技术有填埋、堆肥、固化、土地利用、制造建材、干化焚烧、发电厂掺烧、水泥窑协同处理等等。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处置方法,而污泥处置却成为全国性难题呢?
  • 好氧微生物颗粒污泥脱氮机理‘
    好氧颗粒污泥应用于生物脱氮, 机理为如下几种。第一种为常规硝化一反硝化途径。第二种为亚硝化一反硝化 途径, 颗粒污泥的外部为好氧的硝化区, 通过适当的控制, 使硝化过程停留在亚硝化阶段, 直接进人内层进行反硝化。第三种 为硝化一厌氧氨氧化途径, 通过外层的硝化和内层的厌氧氨氧化作用实现脱氮。第四种为硝化一反硝化磷方式, 颗粒污泥
  • 曝气生物滤池对皮革废水中氨氮去除的研究
    皮革废水经物化和普通接触氧化处理后往往因为氨氮高而难以达标排放,本文探讨了采用曝气生物滤 池(BAF)进一步降解经物化和普通接触氧化后出水中氨氮污染物的可行性及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 BAF进水COD~~为200~250mg·L、氨氮为8O~i00mg·L时,经BAF曝气4h处理后出水的COD。,和 氨氮分别达到86mg·L、10mg·L以下
  • 基于Elman 网络和小波去噪的人工湿地复合基质对COD 去除效果的模拟
    人工湿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1-2],但其去污机理复杂,影响因子众多,呈高度非线性,缺乏长期运行效果准确 可靠的模拟手段。而人工神经网络能在数据样本较大的情况下很好地逼近复杂的非线性函数,因此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构建模
  • 光催化氧化法去除循环冷却水中COD的可行性
    对光催化氧化法去除循环冷却水中COD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光催化氧化法的原理、特点和发展趋势,结合实验研究发现,光催化氧化法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将其uongyu处理循环冷却水,去除水中COD是有效、可行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乳化液电解实验—COD去除率及各数据分析情况
    利用电化学法通过电气浮、电絮凝的方法对乳化液进行处理,已达到除油、降低水中 COD 的目的。实验用的乳化液已经破乳处理;液体透亮清澈,呈黄色,有刺鼻性气味。
  • 低液限高液限土的施工方法
    工程中遇到这种土质,很是难解决,现在汇总了低液限高液限土的施工方法
  • 由低到高黄色枯枝干树枝su模型
    由低到高黄色枯枝干树枝
  • MBR生物膜医院污水处理设备适应范围及特点
    医院污水的性质与生活污水相似相比实际生活,医疗机构饮食环节产生的污水相对较少,所以相对于生活污水,医用污水的COD、BOD等属性会略低一些,但是由于医院系统可能存在病毒的特殊性,在医疗污水处理系统中消毒步骤是必不可少了。
  • 某小区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程图
    本图纸为某小区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程图,内容详细,可供参考。
  • 混凝生物膜曝气池氧化塘法处理印染废水
    混凝生物膜曝气池氧化塘法处理印染废水
  • 最新厌氧生物膜法处理聚酯高浓度废水
    本文档为厌氧生物膜法处理聚酯高浓度废水,包括:内容简介 厌氧生物膜法处理聚酯高浓度废水 厌氧发酵在城市污泥处理方面的应用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但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则是近十几年的事情,先后开发出厌氧接触法、厌氧生物滤池、厌氧污泥床、厌氧流化床(膨胀床)、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等多种新工艺。厌氧工艺虽然是以一种高效工艺问世,但由于 ①反应器污泥增长慢; ②启动时间长; ③单用厌氧处理,出水水质一般不能达到排放标准,需辅以好氧处理; ④应用经验较少等原因,它的实际应用还不多。 本篇即介绍一则利用上流式厌氧生物膜法处理聚酯切片高浓度废水的工程实例等。
  • 污泥回流对平流式沉淀池去除率的影响分析
    针对目前的沉淀理论没有考虑回流污泥量将影响颗粒去除效率这一问题,在深向混合沉淀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了考虑 回流比的非理想沉淀模型. 根据所得模型分析了在平流沉淀池中吸泥机带走的污泥回流量对颗粒沉降的影响. 并以某污水悬 浮物的剩余量与沉速关系曲线为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污泥回流的情况下,颗粒的去除率为7218 %;考虑污泥回流 时,当回流比由015 变化到310 时,颗粒的去除率则由7111 %递减到5019 % ,均小于不考虑污泥回流时的去除率,且回流比为 310 时,颗粒的去除率为5019 % ,相对于未考虑回流污泥时的去除率降低了30 %. 由此可见,污泥回流量使悬浮颗粒的去除率 小于无回流量时的去除率,且随着回流比的增大颗粒沉降效率将显著减小.
  • 改进型曝气生物滤池对生活污水氮去除的影响
    摘要采用下向流中部曝气的运行方式,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气水比、有机负荷对生物滤池的去除效果及其沿程生化特性。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8 h,气水比为10:1条件下可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COD、T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5% 、48.6% 和69.4% 。进水有机负荷增加,COD 和NH -N 的去除率下降,TN 的去除率可达60.5% 。结合理论分析,对脱氮性能进行了探讨。
  • 不同类型生物活性滤床对萘普生(NPX)的去除效果
    萘普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消炎药,其经人体使用后大量进入水体环境对水体生物产生影响。该文采用由三种不同填料组成的水平流和复合垂直流生物活性滤床类型比较分析对萘普生的不同去除效果。
  • 自组生物动态膜在污泥截留中的应用研究
    在膜生物反应器基础上的自组生物动态膜反应器有其独特的 性能。试验研 究了 2 00 目不 锈钢丝网 为基材在曝 气池内形成的生物动态膜的过滤性能, 在普通混 合液悬浮固体( M L S S ) 浓度约 2 20 0  2 00 mg/ L 下, 采用自流出水, 考察了不同水头( W at er H ead) 及初始通量对出水流量和 S S 的影响。
  • 活性污泥生物相显微观察.pdf
    本资料为:活性污泥生物相显微观察.pdf,内容详实,仅供网友参考学习。
  • A/O生物膜法在污水厂的应用与调试
    南方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104m3/d,主要处理工业废水和部分生活污 水,采用美国STS公司A/O工艺的SDF(淹没生物滤池)和SAF(淹没曝气滤池)生物膜法,出水水 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关键词: 水解; 淹没生物滤池; 淹没曝气生物滤池 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
  • 淹没式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及运行
     采用淹没式生物膜工艺的广东省番禺市祈福新村生活污水处理厂,自1998 年5 月 投产以来运行性能良好,在正常条件下出水水质BOD5 为0. 7~1. 5 mg/ L (平均1. 1 mg/ L) , CODCr为 8~20 mg/ L (平均13. 6 mg/ L) , TSS 为19~30 mg/ L (平均25 mg/ L) ,NH3 - N 为0. 17~0. 25 mg/ L (平 均0. 2 mg/ L) , TP 为0. 7~1. 4 mg/ L (平均1. 1 mg/ L) 。由于在填料上附着生物膜的食物链长,致使 曝气池出水SS < 30 mg/ L ,在二沉池中几乎没有污泥沉淀,因而自投产至今1 年多,污泥浓缩池和 脱水机从未用过。
  • 催化铁内电解生物膜法处理化工废水
    化工废水因含有难降解和对生物有抑制性的物质而较难处理,为此以某工业区的化工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催化铁内电解/悬浮填料生物膜法的处理效果,并同现有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催化铁内电解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整个工艺对COD、BOD5、NH3-N、色度等的去除效果较现有工艺有明显改善。
  • 给水管网管壁生物膜生长特性研究
    本资料是给水管网管壁生物膜生长特性研究课题,课题比较新颖,内容详细,可供学习。
  • 进水碳氮比对连续流双污泥系统氮磷去除的影响
    采用连续流双污泥系统模拟污水处理中试试验,通过改变碳源投加量实现不同CN比,探究连续流双污泥系统CN比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连续流双污泥系统在不同进水CN下,均能取得稳定的脱氮除磷效果;随CN比升高,反硝化作用增强,TN去除率相应升高,CN比值为5 6时,平均去除率可达86 %;CN比对氨氮去除效果影响较小。
  • 中间高两边低钢管结构支撑张拉膜su模型
    中间高两边低钢管结构支撑张拉膜
  • 高含盐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探讨
    本资料为高含盐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探讨_刘正2001,其包含的内容仅供参考
  • 低强度超声波强化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国内外研究发现低强度的超声辐照可以有效促进微生物的活性,因此可将其用于强 化污水的生物处理,通过增强反应器内微生物的活性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介绍了低强度超声 波强化生物活性的机理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概述了利用该技术强化污水生物处理的研究现状,并 对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COD Componentsand Toxicity
    InthisstudytheinteractionsbetweentoxicityremovalsandKemicetine,CODremovals,intermedi-ateproductsofKemicetineandCODcomponents(CODsoriginatingfromslowlydegradableorganics,readilydegradableorganics,inertmicrobialproductsandfromtheinertcompounds)wereinvestigatedinasequentialanaerobicbaffledreactor(ABR)/aerobiccompletelystirredtankreactor(CSTR)systemwitharealpharmaceuticalwastewater.ThetotalCODandKemicetineremovalefficiencieswere98%and100%,respectively,inthesequentialABR/CSTRsystems.
  • A2/O生物膜反硝化除磷工艺中HRT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摘要:A2/O生物膜反硝化除磷工艺是对传统的A2/O脱氮除磷工艺的一种改进,即在缺氧区使反硝化聚磷菌为优势菌群。本研究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试验通过考察HRT对厌氧释磷、缺氧吸磷及好氧硝化段的影响,得出该工艺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h左右时,系统的运行效果达到最佳。
  • 移动床生物膜法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
    采用混凝/水解/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工艺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 艺对COD,BODS,SS,LAS,TCC-TC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7%,95.3%,91.3%,96.9%和 100%,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
  • 生物处理工艺生物膜活性与除污染效能相关性研究
     对生物砂滤池、臭氧生物活性炭池及立体弹性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生物膜中磷脂2磷含量进行测定,并探讨生物 膜磷脂2磷含量和除污染效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生物砂滤池、臭氧生物活性炭池CODMn去除效果和生物膜活性即磷脂2磷 含量有关,生物膜的活性是提高生物处理工艺除污染效能的关键。
  • 高固体污泥微波热水解特性变化
    考察浓度7 %、9 %和13 %的高固体污泥微波热水解特性,通过生化产甲烷潜能(BMP) 实验,分析热处理污泥厌氧消化性 能的变化. 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升温速度快,污泥中悬浮性挥发固体(VSS) 和悬浮固体(SS) 溶解,液相COD、TOC、氨氮、TN 和TP 浓度增大,pH 值降低. 水解效率受污泥浓度影响显著,浓度13 %的污泥VSS 和SS 溶解率低于7 %和9 %的污泥. 170 ℃热水解5 min ,9 %污泥的VSS 和SS 溶解率分别为23 %和18 % ,SCOD 浓度为41 gPL ,TOC 和氨氮浓度达到30 gPL和1 gPL. 热水解污泥厌氧 消化性能提高,9 %污泥的产气量在170 ℃、5 min 和10 min 比未处理污泥增加27 %和3018 %. 热水解时间对提高消化性能影响 不大,热水解由5 min 到10 min ,120 ℃、150 ℃和170 ℃的产气量分别增加4 %、316 %和517 %.
  • 在通入蒸汽的条件下对木质纤维材料进行热解被证实是生产活性炭的可行方案。这个过程仅有一个步骤,可以节省能源和时间,而且在中温下进行(600—700℃)还有相对较高的产量。
点击查看更多
全部评论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