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于:2021-11-11 12:29:54
0
4分

工程地质预测法是工程地质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地质图纸、现场地质纪录,运用工程经验和地质知识进行分析、预报地质的一种方法。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图一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图一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图二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图二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图三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图三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图四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图四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图五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图五

点击立即下载源文件

特别声明:本资料属于用户上传的共享下载内容,仅只用于学习不可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 联系站方删除!

收藏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点击分享

  • 四川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施工
    四川省XX至XX公路工程第二标段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等。 国家、省部、乌东德水电站和中国中铁集团有限公司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实施细则等。 我方自行踏勘本标段施工现场和调查周边环境所获得的资料。 我方拥有的人员和机械设备情况、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以及多年来在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施工和管理经验。
  • 本软件为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培训资料
  •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现场工作技术交底
    孔的布置原则 在隧道轴线与主要地质构造方向不正交时,激发炮孔应选择在夹角小的一侧洞壁为宜。各洞口负责布置接收和激发的孔位,用红色油漆毛笔准确标注在隧道的洞壁上。接收孔标明里程桩号,起始激发孔标明里程桩号。
  • 新建拉日铁路隧道工程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共120页)
    新建拉日铁路隧道工程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共120页)新建拉日铁路隧道工程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共120页)
  • 某隧道工程超前小导管施工
    内容简介 本隧道Ⅱ类围岩长76m,拱部周边全部采用Ф42超前小导管注入水泥浆加固地层。小导管长4.5m,环向间距30cm,外插角5~7°。 使隧道拱部形成拱形支护体系,增加施工安全。施工时,可根据围岩富水情况,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以减少地下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注浆范围为隧道拱部144°。 一、小导管加工 小导管采用Φ42钢管在加工房加工制作,管身前端切削成尖锥状,导管中部3~3.5m范围布置梅花形泄浆孔,泄浆孔孔径6~8mm,孔间距20-30cm;在导管尾部焊接钢筋加强箍。小导管构造见图1。 二、小导管的安装 施工前,首先对掌子面进行喷射砼封闭,然后按设计要求布孔,采用手持风钻按布孔位置以外插角5°~7°钻孔,并将小导管沿孔打入,前后相邻两排小导管搭接长度不小于1m。对于地层松软类可用游锤或手持风钻直接将小导管打入;对于砂土类,可用Ф20钢管制成吹风管,将吹风管缓缓插入孔中用高压风射孔,成孔后将小导管插入。
  • 九景衢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本资料为:九景衢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讲座一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讲座一,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仙岭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方案
    本项目起于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埔里村天宝枢纽互通(K59+550),经芗城区五峰农场、南靖县丰田、龙山、金山、和溪,止于南靖县奎洋镇仙岭的仙岭隧道(K119+700),路线全长60.189km。全线扩建南靖丰田、金山、和溪3处互通,天宝服务区1个,金山停车区1个,新建斗米、奎洋加水区2个。 A3标仙岭隧道采用分离式双洞布置,左洞起讫桩号为ZK118+020~ZK119+661.168,右洞YK118+010~YK119+700,左洞长1641.168m,右洞长1690m,左右洞平均长1665.584m,隧道主洞限界(宽×高)为10.25m×5.0m。
  • 地质雷达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超前地质预报,暗挖区间
  •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
  • 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
    隧道左洞KH148+713~KH152+520全长3807m,右洞KG148+710~KG152+507全长3797m,最大埋深390m。隧道进口端自然斜坡坡度300~400,斜坡表面为第四系地层覆盖,未见基岩出露,山体上种植农作物,植被较发育;隧道出口端自然斜坡坡度400~500,斜坡表面为第四系地层覆盖,未见基岩出露,山体上种植松树、茶树,植被较发育;隧道进、出口洞口处于山前斜坡地带,山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 隧道工程附属洞室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关键作业人员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 旗岭隧道超前支护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层小导管:Φ42*3.5mm热轧无缝钢管,单根长4.5m,小导管环向间距40cm,外插角5°~10°,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不大于10°;注1:1水泥砂浆;拱部140°范围设置。
  • 【内蒙古】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本工程隧道全长3243m,最大埋深203m。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积粉质粘土和碎石土,下伏侏罗系上统上兴安岭组酸性凝灰岩,侏罗系上统上兴安岭组下端安山质凝灰岩,二叠系下统索伦组砂岩。采用综合地质预报法。
  •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讲座二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讲座二,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汇川区高新快线西段一期道路工程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钻孔预报
    本项目位于汇川区河溪坝村,高新快线西段一期工程起点连接已建高新快线(与长沙东路交叉口),自东向西,止于汇川大道,路线长3174.341m,设计速度60km/h的城市快速路。隧道穿过李井山按分离式小间距独立双洞隧道设计,每幅车道数为3车道,单侧隧道净宽为13m,两侧隧道路长各1846m。
  • 隧道工程超前长管棚专项施工文案
    一)、工程简介 二)、工程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隧道区属构造—侵蚀丘陵地貌区,穿越浑圆状山体,沟谷切割较深,多呈“U”型峡谷,自然坡角20~35°。山脉总体呈东西向,山顶呈圆状,多发育树枝状冲沟,沟内一般无水地表径流。地表植被不甚发育,多以稀疏林木为主,进口地带有乡间简易公路到达,交通较为不便。 2、地质岩性 根据工程地质调查、钻探及物探资料,本隧道地段围岩主要为元古代武当群(Pt2w)片岩和白垩—第三系(K-E)砾岩;两岩性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斜坡坡面和低洼冲沟内覆盖第四系残坡积(Q4e1+d1)粉质粘土层。 3、地震基本烈度 隧道场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属0.05g区,相当于原地震基本烈度VI度区。依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有关规定,该隧道可比基本烈度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 4、水文特征 隧道区地表水系不发育,隧道区多发育树枝状冲沟,沟内一般无地表水径流。但在雨季会出现短暂地面渗流,流量较小,对隧道施工影响较小。隧道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其次为残坡积碎石质粉质粘土层中的孔隙水。分部零星、不稳定,水量亦随季节变化。 三)、工程概述 由于隧道进、出洞口浅埋,为了保证隧道开挖稳定,实行管棚预支护,预先处理围岩,提高其整体性,增加稳定性,能承受开挖后的围岩应力和抑止围岩变形。 在开挖隧道左洞进口29m、出口30m和右洞进、出洞口30m,隧道拱部140°范围采用φ108无缝钢管(壁厚6mm)超前大管棚注浆支护辅助施工,共设37环,左洞出口和右洞进出口每环钢管总长度30m,左洞进口每环钢管总长度29m,环向间距0.4m,外插角2~3°,注水泥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在地下水较发育可添加水泥浆液体积5%的水玻璃,进行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 套拱在隧道开挖轮廓线以外施作。设计采用C25混凝土内嵌2榀工18工字钢拱架作为长管棚定向拱架,φ127无缝钢管(壁厚6mm)作套管,用φ25螺纹钢固定在拱架上,套拱纵向长度2m,拱架之间用φ22螺纹钢连接,拱架间距100cm。 超前大管棚采用φ108无缝钢管,壁厚6mm,节长6m。采用丝扣连接,丝扣长15cm,φ102×6套丝扣钢管长30cm。钢管接头按奇、偶数错开,纵向同一断面内的接头数不大于50%,相邻钢管的接头至少须错开1m 。超前大管棚施工时,钢管与隧道中心线平行,其仰角为2~3°(不包含路线纵坡)。
  • 丽香铁路Ⅳ标段隧道工程仰拱栈桥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线隧道断面较小,仰拱施工是施工工效、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工序,为了减少仰拱施工对洞内出碴车辆运输等的干扰,采用新型全液压履带自行式仰拱栈桥,该栈桥结构紧凑,实现了快速移动就位,降低了劳动强度,保障了施工安全,提高施工了效率。
  • 湖北省公路隧道地质超前预报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湖北省公路隧道的施工地质预报工作,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施工地质预报方法、技术等相关内容作出基本的规定,其它 地下工程 的施工地质预报也可参照使用。
  •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本资料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共13页。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勘察地质资料和已经揭露的地质情况,采用仪器设备和地质学方法,对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软硬变化,断层、破碎带、溶洞、暗河等不良地质体的位置大小等做出预测,据此优化方案指导施工,有效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
  • 隧道工程监理作业指导书(含流程图)
    本资料为隧道工程监理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共34页。 目录: 1、隧道洞身开挖质量控制 2、初期支护质量控制 3、初期支护外观质量标准 4、二衬砼施工监理要点 5、二衬砼浇筑前准备工作检查要点 6、二次衬砌质量控制 7、二衬砼监理(旁站)过程 8、二衬砼抗压强度要求 9、二衬砼的养护要求 10、泵送砼的质量要求 11、格栅钢架的制做与安设质量要求 12、钢筋网铺设质量要求 13、锚杆安设质量要求 14、喷射砼质量要求 15、防水砼的材料质量要求 16、隧道防排水质量控制 17、地质不良地段、特殊岩性地段隧道施工质量控制 18、加强施工监控量测控制 19、监控量测
  • 超前及密排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
    对极其松散、破碎、软弱底层,或在大量涌水的软弱地段以及断层破碎带的隧道,必须研专门的设计方案或经批准的方案,在开挖前进行超前支护及预加固,提高围岩强度、自稳能力和止水能力,确保隧道工程施工安全。
  • 超前帷幕注浆施工作业指导书
    超前帷幕注浆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9标段隧道断层及其破碎带存在高压富水区,具有较大规模,较大可能的涌水、突水或岩体结构性能软弱,开挖后极可能导致掌子面失稳诱发突水、突泥段的帷幕注浆施工作业。
  • 隧道工程超前长管棚专项施工方案
    由于隧道进、出洞口浅埋,为了保证隧道开挖稳定,实行管棚预支护,预先处理围岩,提高其整体性,增加稳定性,能承受开挖后的围岩应力和抑止围岩变形。 在开挖隧道左洞进口29m、出口30m和右洞进、出洞口30m,隧道拱部140°范围采用φ108无缝钢管(壁厚6mm)超前大管棚注浆支护辅助施工,共设37环,左洞出口和右洞进出口每环钢管总长度30m,左洞进口每环钢管总长度29m,环向间距0.4m,外插角2~3°,注水泥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在地下水较发育可添加水泥浆液体积5%的水玻璃,进行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 套拱在隧道开挖轮廓线以外施作。设计采用C25混凝土内嵌2榀工18工字钢拱架作为长管棚定向拱架,φ127无缝钢管(壁厚6mm)作套管,用φ25螺纹钢固定在拱架上,套拱纵向长度2m,拱架之间用φ22螺纹钢连接,拱架间距100cm。 超前大管棚采用φ108无缝钢管,壁厚6mm,节长6m。采用丝扣连接,丝扣长15cm,φ102×6套丝扣钢管长30cm。钢管接头按奇、偶数错开,纵向同一断面内的接头数不大于50%,相邻钢管的接头至少须错开1m 。超前大管棚施工时,钢管与隧道中心线平行,其仰角为2~3°(不包含路线纵坡)。
  • [广东]隧道工程超前支护施工方案_
    下部隧道为上下分离的三车道小净距大跨度隧道,隧道左幅起讫桩号为XX39+135-XX39+500(全长365m),右幅起讫桩号为XX39+075-XX39+395(全长420m),隧道最大埋深约65m。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很大,设计上采取强有力的辅助施工措施。主要有:超前长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加固注浆等。
  • 隧道工程超前小导管支护设计图
    本资料为隧道工程超前小导管支护设计图,图纸包括:φ42mm小导管大样图,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超前小导管纵向布置图等,设计精准,内容详实,可供网友下载参考。
  • [重庆]隧道工程超前探测预报报告(红外线探水法)
    二、红外线超前探水法的原理 任何物体都会发射出红外线,形成一个红外场。将一个稳定的质体作为探测对象的场源时,由该物体所形成的红外场的强度与场源本身的场强相一致。当地质体中含地下水,那么地下水场源产生的红外场会对地质体场源所产生红外场产生影响,使其场强发生变化。地质体所形成的红外场场强变化可用红外线探测仪探测。根据围岩红外场强的变化来预报掌子面前方是否隐状含水体………… 利用红外线进行超前探水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地下水探测预报方法,能够定性确定一定深度范围地层中含水的部位和类型,现已广泛地应用于地下工程施工中的地下水探测………… 三、掘进掌子超前探水的测线布置 掘进掌子面场强测点布置,应根据掘进掌子面的大小,将掘进掌子面划分为若干个区域,一般情况下,将掘进掌子面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设定1个测点,如图1所示………… 沿已开挖隧道边墙纵向进行测点布置时,分别在拱顶、两侧边墙上各布置一条测线。从掘进掌子面开始,向已开挖方向(背离掘进掌子面方向),每间隔1 m一5 m设置一个测点,测点数不少于12个,如图2示
  • 某铁路隧道工程监理作业指导书(共17项)
    大管棚,小导管,钢筋网片,锚杆,钢筋加工,拱架加工,仰拱施做,回填注浆,综合基地,排水板,无纺布,排水盲沟,排水沟,变形缝,混凝土等共17个分项作业指导书。 5.1.1施作套拱 洞口处导向墙施工:在洞外明暗洞交界处架立型钢拱架,用钢筋焊接成一个整体。在钢支撑上安装导向钢管,与管棚位置方向一致,然后浇注砼包裹钢支撑和导向管。导向墙完成后,喷射砼厚封闭周围仰坡面,作为注浆时的止浆墙。 洞内导向墙施工:每环大管棚开挖剩余9m时,开始施作管棚作业室,管棚作业室较正常段加大80cm,施作6m长管棚室,再在掌子面方向按洞口导向墙要求施作导向墙。喷砼封闭掌子面等。 导向墙采用C20混凝土,截面尺寸1mx1m,环向长度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导向墙应置于稳定基岩上,导向墙数量按顶部120度范围计算。环向管距为40-50cm。 …… 5.2.1中心管沟施工工艺 1、无仰拱的地段 (1)测量组根据设计图纸标示出中心管沟的结构尺寸; (2)根据标示开挖出中心水沟的尺寸,保证成型效果好。 (3)清理基坑虚碴、浮渣,排除积水; (4)设置C20的混凝土垫块,控制好垫块面的高程及坡度。 (5)中心管沟采用内径40cm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排水管,壁厚4cm,排水管上部设置直径2cm泄水孔,间距40cm,梅花型布置,中心管沟的管材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1999)三级管的要求; …… 4.1工序流程 仰拱采用仰拱栈桥全幅施工,采用上下台阶施工的隧道,对仰拱部位的土石开挖时,必须控制开挖段的长度。一般情况下:Ⅲ类及以下围岩地段,基坑长度应≤5.0M.尤其设钢支撑地段应短距离开挖,对Ⅳ类及以上围岩地段长度应≤10M.当围岩条件较好时,最大不应超出15M. 为避免开挖震动对已形成的初衬结构造成不利的影响和尽量控制超挖,仰拱开挖严禁放大炮,控制装药量。 尽量采用光爆技术开挖,使仰拱基本成型。 仰拱横向施工缝按设计设置止水带,止水带采用钢筋卡定位。中心水沟采用安装基座的方式固定,检查井采用定型钢模立模预留,待施作轨道基础后施作检查井钢筋砼井壁,井壁达到强度后盖盖板。 …… 5.2施工工艺 5.2.1止浆墙施工 首轮注浆前在掌子面设置30cm厚喷射砼止浆墙,此后各循环利用已注浆未开挖的岩体代替止浆墙(预留段长5m)。混凝土止浆墙施作方法:掌子面挂双层Φ8钢筋网片,网格间距25×25cm,喷C25混凝土厚度30cm。施工要求:掌子面喷混凝土平整、密实、无空鼓现象。 5.2.2安设孔口管 (1)测量技术人员要根据设计布孔要求,确定注浆孔孔位,要求孔位的偏差不能超过5cm,确定后用红漆喷涂作为标记。 (2)钻孔前现场技术人员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莱卡1101全站仪及罗盘仪二次校正钻孔孔位及角度。要求成孔规则、无严重塌孔,角度偏差小于0.5%孔深。 (3)钻机采用Φ110钻头低压力、慢转速开孔,钻进1m后加压加速钻至3m深,退出钻杆。 (4)孔口管采用Φ108mm无缝钢管,将孔口管上缠绕麻丝,用钻机将孔口管强力推入孔内并用锚固剂固定牢固,孔口管露出掌子面15cm左右,便于拔管。 5.2.3钻孔注浆 (1)成孔:孔口管安装完成后,采用KQG120型履带式液压钻机继续钻孔,直至设计深度。 (2)下管:注浆管3m一节,采用丝扣连接,将注浆管前端用丝扣与止浆塞连接牢固,采用钻机将止浆塞均匀推至注浆预定位置(一般情况止浆塞距离孔底5m左右),通过钻机推力使止浆塞膨胀达到止浆效果进行注浆。注浆管丝扣连接顺畅,密封性好,管内壁光滑,管内无杂物。
  • 隧道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专项 施工方案
    大苇沟隧道位于建昌县,呈北东向展布,设计两条分离式单向隧道,属于中隧道,具体概况见下表:
  • [PPT]红外探水法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PPT]红外探水法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讲座三(TST技术)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讲座三(TST技术),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在岩溶地区隧道中的应用
    超前地质预报的探测原理、隧道工程中的岩溶、在岩溶隧道中的应用实例,可供参考。
  • 公路隧道工程超前支护节点详图设计

    公路隧道工程超前支护节点详图

  • 铁路建设监理工作标准化指导书(隧道工程)
    2.3设计文件核对与设计技术交底 2.3.1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审阅、核对施工图纸发现设计文件中有差错和漏项等问题,并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图纸和交桩资料进行现场核对。 2.3.2设计文件核对应包括: 1施工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条件、设计原则等; 2隧道的平面及纵断面; 3隧道设计的勘测资料,如现场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情况等; 4洞口位置,洞门式样,洞口边坡、仰坡的稳定程度,缓冲结构、衬砌类型,支护结构,防水隔离层、辅助坑道的类型和位置; 5设计各设计专业的接口及相互衔接,隧道门与洞口段的其它各项工程的衔接方式,过渡段衔接,洞、内外排水系统和排水方式以及隧道结构细节设计等; 6隧道穿过不良地质地段的设计方案,隧道施工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预防措施; 7弃碴场的设计、位置及容碴量是否满足施工需求和环保要求,是否经环保部门审批; 8设计中考虑采用的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 2.3.3项目监理机构核对设计文件中发现的问题应向建设单位提出报告,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图纸设计及勘察问题,专业监理工程师应进行研究,并将意见送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 2.3.4监理人员参加设计技术交底会,并由总监理工程师会签会议纪要。
  • 沪昆客专某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隧道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地质勘查资料,而隧道施工的主要依据是设计文件。大量的隧道工程建设实践表明,地质勘察精确、经费等诸多条件的限制,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做出的设计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屡有发生,由此而来的隧道洞身塌方、涌水、涌泥、涌砂、岩爆、瓦斯爆炸等灾害时有发生,从而给隧道施工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在隧道施工期间,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对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条件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测,是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灾害的发生、减少因灾害发生的损失和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需要。 必须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施工工序,必须认真、坚持,真正使预报能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 复合式衬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节点详图设计

    复合式衬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节点详图

  • [山东]地铁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监理细则
    XX卫站~XX东路站区间由XX卫站引出后,沿泰山东路向西敷设,区间长度约 1724.405m,全部采用矿山法施工。断面形式为马蹄形,复合衬砌暗挖结构,本线路线间距为13.5~14m。本区间共设置1处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2处联络通道,其中YSK14+508.377联络通道与临时施工竖井合建。YSK15+334.852联络通道与施工斜井合建。
  • 隧道工程超前大管棚施工方案(中铁建)
    本施工方案适用XX隧道K54+808~K54+838、K54+940~K54+980段V级围岩浅埋洞口段,采用直径Ф108mm厚度8mm无缝钢管,丝扣连接。钢管设置于二衬轮廓外侧拱部环形布置,进行注浆预支护,钻孔长度为进口(XX)30m,出口(XX端)40m。
  • [ppt]隧道工程管棚超前支护技术讲义_PPT
    超前支护技术是指在隧道开挖之前,通过向掌子面前方地层里注浆、冷冻、打入钢管、钢板、锚杆等技术措施在隧道横断面上形成一个拱形连续体,使其加固开挖面前方地层,同时利用其支撑力保持前方土体的稳定,减少地表沉降量的技术总称。 研究表明,围岩注浆加固可提高其强度和变形模量,从根本上改善围岩的变形规律, 前苏联的资料表明,砂岩在注浆后的强度可增加50%-70%,粉砂岩和泥质岩增加2-4倍,而岩石强度的增大可使支护荷载减少2/3 -4/5。
  • 隧道工程超前长管棚专项施 工方案
    由于隧道进、出洞口浅埋,为了保证隧道开挖稳定,实行管棚预支护,预先处理围岩,提高其整体性,增加稳定性,能承受开挖后的围岩应力和抑止围岩变形。 在开挖隧道左洞进口29m、出口30m和右洞进、出洞口30m,隧道拱部140°范围采用φ108无缝钢管(壁厚6mm)超前大管棚注浆支护辅助施工,共设37环,左洞出口和右洞进出口每环钢管总长度30m,左洞进口每环钢管总长度29m,环向间距0.4m,外插角2~3°,注水泥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在地下水较发育可添加水泥浆液体积5%的水玻璃,进行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 套拱在隧道开挖轮廓线以外施作。设计采用C25混凝土内嵌2榀工18工字钢拱架作为长管棚定向拱架,φ127无缝钢管(壁厚6mm)作套管,用φ25螺纹钢固定在拱架上,套拱纵向长度2m,拱架之间用φ22螺纹钢连接,拱架间距100cm。 超前大管棚采用φ108无缝钢管,壁厚6mm,节长6m。采用丝扣连接,丝扣长15cm,φ102×6套丝扣钢管长30cm。钢管接头按奇、偶数错开,纵向同一断面内的接头数不大于50%,相邻钢管的接头至少须错开1m 。超前大管棚施工时,钢管与隧道中心线平行,其仰角为2~3°(不包含路线纵坡)。
点击查看更多
全部评论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