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园林景观实景 \ 梦回唐朝,梦回苏州

梦回唐朝,梦回苏州

发布于:2023-01-19 09:07:19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景观实景

来源:蚂蚁景观

|

作者:潘慕白

[复制转发]

转自公众号:苏州园林研究所

作者 |「 潘慕白」

首图 |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图 | 「沈伶书」



若论苏州在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当是明、清两代,经过唐、宋、元时期的发展,苏州在明、清时进入更加繁荣的时期。但是在唐代,苏州已开始步入大发展的“快车道”。

唐朝有多繁华呢?王维诗云:“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九重皇宫金红宫门一打开,万国使臣都躬身朝拜皇帝。这是王维眼中大唐早朝的画面,呈现大唐气象,其威仪,其鼎盛,可见一斑。

唐时全国经济中心开始南移,苏州不论在经济还是文化上,甚至城市建设上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让我们来一次梦回唐朝,梦回苏州,去好好感受一番。

  @元_旦生▲



我们了解唐代的苏州,多是从唐诗开始的。

比如杜荀鹤《送人游吴》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诗中主要描写了苏州“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特色。

比如李绅《姑苏台杂句》诗:“姑苏百尺晓铺开,楼楣尽化黄金台。歌清管咽欢未极,越师戈甲浮江来。”诗中描写了苏州在历史上所呈现的市井繁华及悠久历史。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说起唐诗中的苏州,自然绕不开“苏州三贤”,他们就是唐代苏州有名的三位“诗太守”,即韦应物、白居易和刘禹锡,他们都做过苏州刺史。唐代“刺史”又称郡守,相当于其他朝代的太守。

三位不但是苏州父母官,而且是名望极高的大诗人。他们在苏州任职期间,除了对苏州做出许多贡献,深受百姓爱戴外,还都创作了不少赞美苏州的诗作。

@白墙下的花园



韦应物上任伊始,就创作了《登重玄寺阁》一诗,书其所见所感:

时暇陟云构,晨霁澄景光。
始见吴都大,十里郁苍苍。
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
合沓臻水陆,骈阗会四方。
俗繁节又暄,雨顺物亦康。
禽鱼各翔泳,草木遍芬芳。
于兹省氓俗,一用劝农桑。

诚知虎符忝,但恨归路长。

韦应物在闲暇时登上重玄寺阁,当时是早晨,雨过天晴,日光清澄,韦应物放眼望去,只觉得苏州那么大,“十里郁苍苍”,山川呈现出明丽之美,湖海泱泱,容纳广漠原野。在此,一个“吞”字足见韦应物心中激荡的热情。而湖海大荒,重叠着水舟陆马,密密集集通向四方。市井之间热闹繁忙,人间一片祥和安康。

@ 白墙下的花园  



你看,在这位刚走马上任的刺史眼中,苏州何其大,何其繁华。末句中的“虎符忝”就是忝列郡守之职,说他上任苏州刺史,然后收束全诗时用一个“恨”字,实乃表现的是韦应物内心的欢喜、留恋之情。

除了赞美苏州的大与繁华,韦应物在苏州任职期间还不吝溢美之词,称赞苏州多人才多财富。他在《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中曾言: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疆。

何为“彦”?《尔雅》曰:“美士为彦。”苏州自古多文士,而且还在财赋方面对朝廷有大贡献,这样的“大藩地”,韦应物赞美起来,怎么下笔都不为过。

@ 白墙下的花园



说到苏州的“大”和财赋方面的贡献,韦应物之后的苏州刺史的白居易,更是赞不绝口,他写过一首《登阊门闲望》:

阊门四望郁苍苍,始觉州雄土俗强。
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
阖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
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
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

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

白居易只是一时兴致高,作“闲望”,但在诗一落笔之际,就不禁赞叹眼前看到的名山城郭何其壮观,顿时觉得作为雄州苏州的土俗民情是如何的强盛。而在赋税方面,有“十万户”缴税的,由此也可见苏州经济的繁荣。而市井亦是繁荣至极,酒肆林立,管乐飘飘,小桥流水人家,家家门前一派繁忙的船来船往。人文胜景也尤其多,让人流连忘返。白居易在诗中写尽了苏州的繁华。

  @   沈伶书  


随后的苏州刺史刘禹锡在没任职苏州时,曾夸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云:“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白舍人曹长寄新诗,有游宴之盛,因以戏酬》)

“苏州刺史例能诗”一句从此流传开来。其中的“西掖”,代称白居易,白居易是以中书舍人出任苏州刺史,中书舍人在唐代被称为西掖。“左司”则代称韦应物,因为韦应物是以左司郎中出任苏州刺史,因此称左司。

刘禹锡也许怎么也没想到,他在夸苏州刺史白居易之后,自己竟然也有机会做了苏州刺史。

@空心菜CCai▲


我们来看一下刘禹锡夸白居易的全诗内容:

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
二八城门开道路,五千兵马引旌旗。
水通山寺笙歌去,骑过虹桥剑戟随。

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

其中的“二八城门开道路,五千兵马引旌旗”,虽是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一职而书,有着“鸣锣开道”的意味,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则显示了白居易能任苏州之刺史,是一件非常荣光的事,所以对苏州是一种侧面的赞美。

《中吴纪闻》载:“姑苏自刘、白、韦,为太守时,风物雄丽,为东南之冠。”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三位“诗太守”对苏州能那么热情高涨地作诗赞美了。

@酒窝的碎碎念▲



苏州在历史上的发展“红利期”,应该是始自隋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交通之后,苏州的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

而最大的“红利”应该是到了唐代,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的“人口红利”,当时因避乱,大量北方人口南移,李白说:“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成于此。”(《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据相关史料(虽各史料在具体数字上存在差异),苏州人口自唐初一万多户,经安史之乱后突破到十万户,到唐末更是超过了十四万户,是真正的大藩之地。唐代有很多诗人在诗中提到“十万户”,比如吴融《风雨吟》中有句“姑苏碧瓦十万户,中有楼台与歌舞”,白居易诗中也多次提到“十万户”。

  @枫红叶落999▲


苏州人口大增长,主要是在中唐以后,这也使得苏州得以有机会升为雄州,人口的增长是苏州成为雄州的先决条件。

“雄州”这一提法,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据史料载,唐代的州,以政治、军事、经济上的重要性以及人口户数的多寡,分成“府、辅、雄、望、紧、上、中、下”八个等级。其中,“紧”以上等级主要是以其特殊的政治、军事战略意义来划分的。“紧”以下则侧重以户口多少为依据。我们从史料中常看到的“六雄十望”,在唐前期,都分布在北方地区,而南方地区仅有“紧”以下等级,且数量有限。

  @偷鱼喵喵▲



据《唐会要》记载,大历十三年(778)苏州升为雄州,是江南唯一的雄州。这时期整个江南地区因发展迅速,其州郡在等级上都整体得到提升,特别是太湖流域。但是苏州一跃成“雄”,江南其他一些大州,如润、宜、越、常等州直到会昌五年(845)才升为望州,位列苏州之下,而且间隔六十七年之久。

曾任杭州和苏州两州刺史的白居易多次在诗文中将杭州与苏州相提并论,其《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诗云:“霅溪(湖州)殊冷僻,茂苑(苏州)太繁雄。唯此钱塘郡(杭州),闲忙恰得中。”在白居易眼中二等的苏州(雄州)比五等的杭州(上州)更加的繁荣。

  @一直有好好吃饭▲



除了“人口红利”,苏州还得到“经济红利”。因为唐朝经济策略重心的转移,使得苏州的经济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呈现出繁荣之气象。就拿城内商业来说,当时呈现出十分繁盛的一面,白居易诗中就说“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复叠江山壮,平铺井邑宽。人稠过扬府,坊闹半长安”,描述了苏州商业的繁盛,人口的大增长,以及市井坊间的繁荣之象。

因为人口的增长,苏州在缴纳赋税方面也对朝廷做出了突出贡献,具体相关内容在此不作赘述,只提一个史载数字资料,当时苏州所缴税额,高达两浙地区十三州平均数量的两倍之多。

@ 养生少女的日常



自古及今,“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广告语”,一直经久不衰,广为流传。然而这句话到底是出自哪里,估计大多人都不知道。

这句话是谚语,一直在民间流传。现在可考的史料,可追溯到南宋范成大的《吴郡志》:“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范成大在《吴郡志》中提出一个现在也被人疑惑过的问题,那就是“杭为会府,谚犹先苏后杭,说者疑之。”随后他又给出答案:“白居易诗曰: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唯此钱塘郡,闲忙恰得中。则在唐时,苏之繁雄,固为浙右第一矣!”

上图@沈伶书,下图@陈帆Fotochen



如此说来,在南宋时,这句广告语就是自古流传下来的谚语。谚语具体形成于哪朝哪代,早已不可考。但是“苏杭”天堂这一说法,却流传至今。于是也有人疑问,为什么不说“杭苏”,而说“苏杭”,最后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为了押韵”。柴德赓先生曾说,押韵也是一个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如果谚语的创作者高兴把“苏杭”说成“杭苏”,何尝不可说成“上有天都,下有杭苏”?在他看来,苏杭的盛名,和唐白居易的诗有极大的关系。白居易诗中多次将“苏杭”并提。其《和我年三首》有云:“我年五十七,荣名得几许。甲乙三道科,苏杭两州主。”《和元微之三月三十日四十韵》有云:“忆我苏杭时,春游变多悆。”《咏怀》有云:“苏杭自昔称名郡,牧守当今最(一说当)好官。两地江山蹋得遍,五年风月咏将残。”

@ 陈帆Fotochen



《见殷尧藩侍御忆江南诗》云:“江南名郡数苏杭,写在殷家三十章。君是旅人犹若忆,我为刺史更难忘。”《吴郡诗石记》云:“异日苏杭苟获一郡足矣。”又云:“苏杭之风景,韦房之诗酒,兼有之矣。”

从这些诗文中可看出,白居易都是以“苏杭”的形式来联称的,都是苏在前杭在后,从未见其以“杭苏”联称的。可是,依白居易历官次序是先杭后苏,自当作“杭苏”更为恰当,若从其为杭州和苏州所作宣传“最忆是杭州”,“其次忆吴宫”而言,更宜作“杭苏”之说才是。但白居易于诗中以“苏杭”联用,显然是有考量的,决不是一时兴起之言。

上图@沈伶书,下图@陈帆Fotochen



关于苏州,其时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 “人间天堂”的美好想象。在白居易眼里,苏州水乡至美,“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正月三日闲行》),还有“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寺多、桥多、胜景多,而且“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足以让人陶醉其间,流连忘返。

在我们当代人眼中,苏州有水乡的柔情,亦有园林的如诗如画,就连美食,在苏州也堪称一绝,所以白居易才会说,“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所以怀念苏州时,他才说“江南旧游凡几处?就中最忆吴江隈”。

@白墙下的花园▲



都会忆些什么呢?忆的是“长洲苑绿柳万树,齐云楼春酒一杯,阊门晓岩旗鼓出,皋桥夕闹船舫回”,所以会感慨良多,难禁一腔恋曲,“六七年前狂烂熳,三千里外思徘徊”。(《忆旧游·寄刘苏州》)

白居易一定对自己曾任职苏州深感有幸,对于千年之后的我们来说,在古人的诗句中,我们感受着大唐苏州,感受着天堂苏州,因而也梦回了一次大唐,梦回了一次苏州,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幸运与幸福呢。

      

说明:本文配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仅限交流学习,严禁商用。摄影作者前带有@符号的,均为微博账号名称。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园林景观实景

返回版块

37.63 万条内容 · 26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口袋公园不能一建了之,要兜住市民的幸福!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各地配建大量的口袋公园,有效美化了城市环境,丰富了居民生活空间。但部分市民反映,一些口袋公园存在千篇一律、功能缺失、重建轻养等问题,严重制约口袋公园作用的发挥。诚然,口袋公园建设不能一建了之,唯有真正为居民考虑并加强管理,才能点缀城市美景,兜住市民的幸福。 口袋公园是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近年来,部分城市充分发挥口袋公园装点城市、美化社区的作用,利用城区高楼大厦之间的边角地、零碎地、闲置地,以见缝插针式进行布局建设,不仅为大城市单调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