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道路工程 \ 梅大高速路面塌陷致19死30伤,初步原因是……

梅大高速路面塌陷致19死30伤,初步原因是……

发布于:2024-05-06 13:20:06 来自:道路桥梁/道路工程

来源:桥梁堡

|

作者:桥梁堡

[复制转发]




     

     

事故概况


     

     

     

广东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发生的一起路面塌方事故,发生在2024年5月1日凌晨2时10分左右。事故地点位于大埔往福建方向K11+900m(茶阳路段出口方向2公里左右)附近。根据现场核查,此次事故共造成18部车辆陷落,涉及人员共49人。在这次事故中,确认有19人死亡,另有30人在医院接受全力救治,暂无生命危险。公路塌方路面长约17.9米,面积约184.3平方米。

 
 


     

     

路面塌陷的原因


     

     

     

路面塌陷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塌陷前,路基下方早就已经形成地下空洞。 路基下方若存在空洞,只要负载超限就会直接导致路面的塌陷。 所以很多塌陷事故都是没有任何预兆的,正常行驶车辆和路过行人瞬间被“吞没”。

路面塌陷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为:路基下方土体流失→地下空洞形成→路面支撑力不足→塌陷事故,路基下方岩土体塌陷→塌陷事故。

本次事故高速公路路面塌陷事故因其隐蔽性、突发性、复杂性等特点,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包括结 构性破坏、水破坏、车辙、连续降雨导致的路面变软、裂缝病害、超载运输、路基软基问题、养护不当、排水系统设计不足以及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和施工不规范等。

从权威学报上可知,瞬时降雨强度大容易造成超期服役的雨排水管道破裂,在土体中形成渗流,带走土体颗粒,形成空腔,尤其是对工程地质较差地区影响更大。 由于近期广东福建地区一直下雨,极端天气的自然地质灾害, 可能会 影响到回填路基或路基下方土体的有效力分布和结构强度,导致路面塌陷。 具体 可能包含以下因素:

  1. 自然因素 近期,广东地区连续遭受强降雨侵袭,多地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梅大高速茶阳路段正好位于山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脆弱,一旦遭受强降雨冲刷,很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这是导致高速公路塌陷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路面排水不畅也是导致路面损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2. 设计与施工问题 :我国普遍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这种结构在面对高车流量、超负荷运作时,容易出现车辙等问题。此外,对于路基软基问题的处理不当,也会导致路面质量不佳,进而引发塌陷。

  3. 使用和维护状况 :车辙、拥包等流动变形损坏是高速公路常见的病害之一,这些病害如果不及时修复,可能会导致路面松动、坍塌等问题。特别是在节假日或特殊天气条件下,车流量大增,会加剧路面的损坏程度。

  4. 安全设施与管理不足 :虽然有《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规范,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因为监管不到位、安全设施不足或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导致高速公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安全保障能力不足,从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5. 超载运输: 超载运输是导致高速公路路面损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当车辆超载行驶时,会对路面造成更大的压力,加速路面的磨损和损坏。

    具体原因由相关部门进一步 调查后公布。


     

     

类似事故案例及原因


     

     

     

排除人为因素,相对于高速上路面塌陷,城市道路发生案例较多,原因种类也比较复杂。通常导致 路面塌陷的原因无外乎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地下管网漏水问题导致

地下管网、给排水等自来水管道因地下施工或腐蚀老化等种种因素导致的破裂漏水渗水问题,是绝大多数路面塌陷的主要原因;水流冲刷导致土体流失以及土体结构的直接破坏,从而形成地下空洞引起路面塌陷事故的发生。

2020年7月9日,西宁公交站坍塌事故,造成10死17伤!

 

(地下管道渗水导致路面塌陷,引发公交车压塌路面后坠落,砸断供水管道和市政电缆,大量自来水快速泄出,再次冲刷形成大面积塌陷和大量泥浆造成次生灾害)

2021年7月29日 沈阳皇姑区路面坍塌,私家车瞬间被“吞”!

 

排水管线存在漏点导致坍塌,车辆行驶过程中坠入卡在坑口,待车主爬出后车辆完全坠入坑洞,据目击者表示坑洞非常深,坑洞内水流汹涌

2、地下建筑物施工不当导致

地铁、隧道等地下建筑物施工时存在施工不当,就很容易造成土体结构破坏。大量地下水渗出,使地下建筑物上方或周围疏松土层中的土体大量流失,逐渐形成地下空洞;或是直接导致建筑物上方岩土体直接塌陷,引发路面塌陷。因事故多为人为导致,所以大部分坍塌现场事故突发时,人员是很难及时逃离的,造成死伤的情况极易发生。

2019年12月12日,厦门地铁二号线吕厝站旁路面塌陷事故,引起水流灌入地铁

 

施工方施工不当,挖断承重柱导致水管被砸断,大量水渗入路基引起的地面塌陷事故,塌陷面积500㎡。

2019年12月1日,广州地铁塌陷,致3死事故

 

施工方施工不当,未及时支护拱顶,而引发的岩土体透水坍塌事故

2019年5月27日,青岛地铁4号线施工段坍塌,5名失联人员全部遇难

 

施工方施工不当,未及时支护拱顶,而引发的岩土体透水坍塌事故

3、自然条件或灾害演变导致

连续暴雨、洪水、冰冻、积雪、温差过大、地质松动等自然条件或灾害,都会影响到回填路基或路基下方土体的有效力分布和结构强度,导致路面塌陷。

21年7月20日,郑州在建地铁塌方事故

 

河南720特大暴雨灾害事件,郑州地铁12号线平安大道龙子湖西路口处施工段,因暴雨引发塌方

4、路面负载超限导致

原本路面下就存在空洞,车辆超载、路面负载的超限引起的行车荷载的突增,将直接导致路面支撑力不足引起大面积塌陷。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负载超限不是路面塌陷的直接原因,但往往就是压死骆驼(路面塌陷)的最后那一根稻草。

全部回复(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zq-cyt
    zq-cyt 沙发

    很多塌陷事故都是有预兆的,边坡及基坑的变形至塌陷、滑移、倾覆等等都是慢慢积累的;不要动不动就推到天灾原因,

    2024-05-14 09:01:14

    回复 举报
    赞同1
  • 欧阳玄
    欧阳玄 板凳

    感谢楼主分享,学习了。警钟长鸣。

    2024-05-14 17:12:14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道路工程

返回版块

15.08 万条内容 · 65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环境效益分析研究

0.引 言 全球性能源紧张和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节能减排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交通运输业作为节能减排重点领域之一,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随着我国公路大规模进入维修养护期,传统的沥青路面养护方式,如铣刨重铺,在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还造成了废弃混合料对环境的污染。而沥青路面热再生作为一种资源循环利用养护技术,在养护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热再生技术的节能减排效益分析工作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欧美等发达国家采用寿命周期评价(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