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门坏了”的施工单位碰到“刨坟验尸”的审计人
有胆有识的石榴
2025年03月19日 11:07:15
只看楼主

来源:造价成本圈

|

作者:王启存

建筑行业在当前发展阶段,进入扭曲的管理局面,一些管理人员甚至突破了职业底线,处在职业犯规的边界线上,造成了行业乱象。企业是为了在激烈竞争市场中活下去,监管部门人员也是在绞尽脑汁的辛苦工作,从某个角度考虑双方并没有过错,但是犯规的操作,不能达到支持和鼓励,需要更多的批判思维,把扭曲的管理局面改正。      

建筑行业在当前发展阶段,进入扭曲的管理局面,一些管理人员甚至突破了职业底线,处在职业犯规的边界线上,造成了行业乱象。企业是为了在激烈竞争市场中活下去,监管部门人员也是在绞尽脑汁的辛苦工作,从某个角度考虑双方并没有过错,但是犯规的操作,不能达到支持和鼓励,需要更多的批判思维,把扭曲的管理局面改正。


     

本文正题内容


     

天堂门坏了以黑色幽默的方式道出中国社会的中标潜规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施工单位在不断调整投标策略,而迎合中标要求。电视剧《理想之城》有一个片段是天堂门坏了,造价表就是关系表,报价背后复杂的关系支撑着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价格。电视剧《中国式关系》整个剧情演义了养老院项目从头到尾都是表达人际关系比设计方案与施工重要。

这是夸张的写法,实际施工企业多数都是从偷工减料中获得更多利润,并没有想法从管理中产生效益。比如修一条道路,报价的价格已经低出了成本投入,再怎么经营也无济于事,只能想办法获得项目,于就是报出了最低价格。而招标人设的门槛极高,选的价格极低,根本没有顾及投标人是否能完成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把路面基层和面层减少厚度,买通项目监管人员,拿到验收报告后,进入结算时顺利通过。反正交活时道路看不出来有什么质量问题,于是就发生了施工单位盼着重修路的想法。

这些问题是招标人责任,还是投标人责任?从另一个角度看,可能是合规下的潜规则的责任。工程出了问题,企业责任反而很小,个人执业问题重大,例如某某项目的项目经理请喝茶去了,某某监理混进去了,某人挂证本钱搭进去了。这事不应该处罚企业多少钱?本是因为采购出了问题,施工出了问题,采购经理不用考个本本吗?

施工企业低价拿到一个工程,采取各类承包,并不会考虑是否能顺利完成任务,主要是考虑如何套取利润,于是就设计了各种规避风险的手段。比如借资质、换法人、阴阳合同、公司脱壳经营、假付款、真走账、乱承诺、找垫背、买关系、搞应酬,根本没有想着如何通过正常施工技术改变工程的利润。

刨坟验尸的操作是审计人员最后使出了“绝招”,因为前期的监管都让施工企业破解掉了,如果不审自己犯规,如果审计毛病一堆。审计也就变成了如何脱身为目标,如何搞灰色收入为目的,该审的不审,不该审的乱审。 过度审计已成为市场上的一大乱象。有人曾形容道:“上审天、下审地、中间审空气”。

 

在最终审计时,审计部门一般委托造价咨询公司去审。然而,造价咨询人员往往以审核的思维进行审计,以审计的思维进行鉴定,这导致他们出具的报告不够准确。从委托人的角度进行审核,从财务核查的角度进行审计,从第三方公正的角度进行鉴定,造价咨询人员身份的切换也是市场乱象的一个表现。比如道路施工项目,咨询人员要求施工单位现场钻芯取样来确定路面的厚度,取样要求委托第三方进行,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审计法第三十七条: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证明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协助审计机关工作,如实向审计机关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证明材料。此时,咨询公司不按审计法的规定,直接采取“刨坟验尸”的操作,同时代替了监理和质检部门的任务,违规操作也是一种手段。

许多发包人的思维都以“行政审计为准”为基础,因此承包人应更全面地考虑审计风险。在施工合同中直接写明以审计结果为准,过程所有发生的变更都不签字,只有等到审计结果出来才会定案,导致施工单位回款慢,甚至数年都拿不到结算款。虽然监管部门发布了不能以审计结果为结算的规定,但是在减少管理强度面前,轻松写两行字就省掉了几年的管理,除非写这几行字受处罚才见成效。


     

本文结束语


     

当“天堂门坏了”的施工单位碰到“刨坟验尸”的审计人,有多么无奈与心酸,工程还需要搞下去,在建筑行业下行的时间点,即使工作几十年的执业人也感觉劳累。

守着初心,怀揣着责任心,摸着良心,多一份付出,多一份同情,多一次交流,也许会改变那么一点点,因为我们深入工程,是工程人……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