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吨燃煤锅炉除尘脱硫脱硝技术方案
工艺路线:布袋除尘+湿法脱硫+SCR脱硝
· 布袋除尘:高效去除颗粒物,适应燃煤锅炉高粉尘特性。
· 湿法脱硫:采用氧化镁法,高效吸收SO?,副产物可回收利用。
· SCR脱硝: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精准控制NO?排放。
· 设备选型:
o 类型:长袋低压脉冲布袋除尘器,分室结构设计,支持在线检修。
o 滤袋材质:FMS覆膜涤纶毡(耐温160℃,过滤精度≤0.3μm),配备防静电碳纤维。
o 过滤面积:按处理风量18万m?/h设计,滤袋数量约960条,过滤风速≤0.8m/min。
o 清灰方式:离线分室脉冲清灰,喷吹压力0.5~0.6MPa,清灰周期根据阻力自动调节。
· 关键设计:
o 预处理:入口设旋风分离器,去除>50μm粗颗粒,减轻滤袋负荷。
o 温度控制:烟气经换热器调节至130~150℃,避免滤袋高温损坏。
· 工艺原理:
o 烟气与雾化氧化镁浆液接触,SO?与Mg??反应生成MgSO?,经氧化后生成MgSO?结晶。
· 系统组成:
o 吸收塔:喷淋层+除雾器,浆液循环泵配置3台(2用1备),液气比3~5L/Nm?。
o 副产物处理:MgSO?溶液经浓缩、离心脱水后,可作为建材原料销售。
· 技术优势:
o 脱硫效率≥95%,出口SO?浓度≤35mg/Nm?。
o 无废水排放,废渣可综合利用。
· 工艺参数:
o 反应温度:300~400℃(利用锅炉尾部烟气余热,无需额外加热)。
o 催化剂:蜂窝式V?O?-TiO?催化剂,活性温度窗口宽,抗硫中毒能力强。
o 还原剂:液氨或尿素溶液,通过计量泵精准喷射至反应器入口。
· 系统配置:
o 氨喷射系统:含稀释风机、混合器,氨逃逸率≤3ppm。
o 吹灰装置:声波吹灰器定期清除催化剂表面积灰,确保反应效率。
1. 工艺流程整合:
烟气→布袋除尘→湿法脱硫→SCR脱硝→引风机→烟囱排放。
2. 智能控制:
o 采用DCS系统实时监测烟气参数(温度、压力、污染物浓度),自动调节清灰周期、喷氨量。
o 配备CEMS在线监测设备,与环保部门联网,实时传输排放数据。
3. 节能设计:
o 余热回收:利用脱硫前烟气加热水源,降低锅炉房能耗。
o 设备选型:优先选用变频风机、高效电机,降低电耗10%~15%。
项目 |
参数 |
来源 |
投资成本 |
约800~1000万元(含设备+安装) |
|
运行成本 |
约15~20元/吨蒸汽(含药剂、电耗) |
|
排放指标 |
颗粒物≤10mg/Nm?,SO?≤35mg/Nm?,NO?≤50mg/Nm? |
超低排放标准 |
回收效益 |
年副产石膏约1.5万吨,收益约300万元 |
1. 安全措施:
o 氨区设置围堰、泄漏报警装置,配备洗眼器及应急物资。
o 除尘器灰斗设高料位报警,防止积灰自燃。
2. 维护周期:
o 日常维护:每周检查滤袋破损、清灰压力,每月清理脱硫塔积垢。
o 定期检修:每年更换部分滤袋,每3年大修SCR催化剂。
· 适用范围:60吨燃煤锅炉(热电联产、工业供热),尤其适合高硫分、高灰分煤种。
· 优势总结:
o 高效协同:三系统联合作业,污染物排放优于超低排放标准。
o 灵活适配:可根据煤质波动调整脱硫剂用量,适应不同工况。
注:具体设计需结合锅炉参数(如烟温、灰分)、当地环保政策调整,建议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详细工程计算。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大气治理
返回版块5.43 万条内容 · 27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氨逃逸防控硬指标:SCR 脱硝系统运维合规要点氨逃逸防控硬指标:SCR 脱硝系统运维合规要点 在工业生产中,SCR 脱硝系统如同一位默默守护环境的卫士,努力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但这位 “卫士” 有时也会出现小状况,氨逃逸就是其中一个让众多企业头疼不已的问题。它不仅关乎环保达标,还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设备寿命紧紧相连。 一、氨逃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在 SCR 脱硝系统里,氨气作为还原剂,本应和氮氧化物完美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但实际操作中,氨气的用量要是没控制好,比实际反应需求多了,那些 “多余” 的氨气就会跟着烟气 “溜” 出系统,这就是氨逃逸现象。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做饭时,盐放多了,菜就没法吃了,氨逃逸对系统和环境的影响也类似。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60吨锅炉烟气处理技术论述,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