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对风险分担原则进行了重大调整—— 措施项目清单的准确性及完整性风险改由承包人承担。这意味着投标人需在规定时间内复查措施项目清单,有异议时可提请招标人澄清或修正,也可自行补充列项并报价。
最高投标限价是招标人根据国家或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计价依据和办法,以及拟定的招标文件和招标工程量清单,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的招标工程的最高投标价格。
在实际编制过程中,最高投标限价常常出现 多种缺陷类型 :
综合单价组价不规范,存在组价错误、漏项等问题。例如,某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中,工程量清单“墙、柱饰面新做”项目特征描述内容为“水泥压力板”,而最高投标限价对此项清单综合单价是按“胶合板”进行组价。
最高投标限价与招标文件规定自相矛盾的情况也不少见。 费用计取错误更是常见问题,尤其是措施费漏计、多计或计算基础、费率错误。部分项目措施项目清单列项不全或特征描述不清导致无法准确计价。
2024版清单计价标准对发包人和承包人承担的计价风险进行了 重新划分和细化。
发包人承担的计价风险增加了单价合同的清单缺陷等七项内容,而承包人承担的计价风险则增加了措施项目清单的准确性及完整性等八项内容。
这一变化意味着在投标报价编制过程中,承包人对于自身承担的风险,如措施项目清单风险等, 需充分评估并合理计算相应费用 ,以确保报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总价合同计量风险也发生了重大变化。“24标准”规定总价合同中已标价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完整性由承包人负责。
这改变了“13规范”中由招标人负责的规定,使承包人在投标报价时,需对总价合同的工程量清单进行更仔细的审核和评估。
在实际工程实践中,清单缺陷问题 屡见不鲜 ,由此引发的争议更是层出不穷。
项目特征描述不符是常见问题之一。特征描述不准确、不完整,导致投标人对工作内容理解偏差或组价错误。
招标工程量清单中项目特征描述内容照抄照搬,未能结合本项目特点详细说明、规范编制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部分编制人员直接复制《房屋修缮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中项目特征描述内容,机械地照搬相关指引内容,而不考虑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编写适当的内容。
造成因项目特征描述不规范、不准确,导致最高投标限价无法精确组价的问题。
这些清单缺陷最终都会转化为发承包双方之间的争议。在某商业综合体建设项目中,发包方提供的招标清单中某一装饰工程部分项目特征描述与招标图纸不符。
清单描述为普通乳胶漆墙面,而图纸要求为具有防火、防潮功能的特殊乳胶漆墙面。承包方在投标时未对清单与图纸的差异进行仔细核对,按照清单描述进行了报价。
在施工过程中,承包方发现该问题,要求按照图纸施工并增加费用,发包方则认为合同为固定总价合同,清单错项应由承包方自行承担,双方产生争议。
根据2024版清单计价标准,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遵循一系列原则和方法。
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有适用于变更工程项目的,且工程变更导致的该清单项目的工程数量变化不足15%时,采用该项目的单价。
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但有类似于变更工程项目的,可在合理范围内参照类似项目的单价或总价调整。
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也没有类似于变更工程项目的,由承包人根据变更工程资料、计量规则和计价办法、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信息价格和承包人报价浮动率,提出变更工程项目的单价或总价,报发包人确认后调整。
招标文件的解释顺序及关键条款对处理清单错项问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中标通知书、投标函及其附录、专用合同条款及其附件、通用合同条款、技术标准和要求、图纸、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或预算书等依次具有优先解释权。
当清单出现错项时,应依据这个顺序来确定以哪个文件为准。如果图纸与工程量清单不一致,且图纸的解释顺序优先于清单,那么应以图纸为准来确定工程内容和造价。
面对2024版清单计价标准带来的变化和挑战,承包人需要采取 积极的应对策略 。
投标人在投标报价编制中要遵循“客观公正、平等自愿、诚实守信、法定优先、有约从约”的原则。在自主报价的同时,要保证报价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不得恶意低价竞标或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中标机会。
承包人需提高措施项目管理水平,积累经验。对于发包人如有特殊要求,应提前提出,以便承包人在报价时充分考虑。
加强投标前的复核工作 至关重要。承包人应认真仔细地核对招标图纸和工程量清单,发现问题及时与发包方沟通澄清。不能仅仅依赖清单报价,要对整个项目的成本和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发现清单错项等问题,应及时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提出变更申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利用好“清标”环节 也是重要手段。2024版清单计价标准新增清标节,规定清标程序及规则。招标人应在招标工程开标后、定标前进行清标。
对响应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投标文件,可就投标文件中存在的算术误差、细微偏差、报价合理性等向投标人提出相关质疑,投标人应作出相应澄清。
处理固定总价合同清单错项问题时,应遵循 公平合理与风险分担原则。
不能简单地将错项责任完全归咎于某一方,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双方在错项产生过程中的过错程度。
如果是由于招标人的疏忽导致清单错项,且投标人在投标时难以发现,那么招标人应承担主要责任;如果投标人在投标时有机会发现错项但未进行复核,也应承担一定责任。
在调整合同价款时,要充分考虑双方的利益,合理分担风险,确保合同的公平履行。对于因清单错项导致的工程造价增加,双方可以协商按照一定比例分担增加的费用。
无论是发包方还是承包方,都应深入学习和理解相关的计价标准和法律法规。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遵循公平合理、风险分担的原则,遇到问题积极协商解决,避免争议升级,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某化工EPC项目的案例值得深思:2024年,该项目签订合同时约定钢材价格波动由承包方承担。然而在合同履行期间,钢材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涨幅达到20%,承包方的成本急剧增加。
仲裁机构最终依据新标准中“合同无约定时参照交易习惯”的原则,裁定发包方补偿70%的价差损失。
这个案例表明,合同条款并非一成不变,需 要根据法律法规 的更新、行业标准的变化以及市场环境的波动等因素 定期进行更新和完善。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深入应用,合同管理的实时性与精准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行业组织也应加强对新标准的培训和宣贯,提高行业从业者对新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造价成本管理
返回版块1.36 万条内容 · 322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河南|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8月27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河南省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办法所称社会资本是指来源于财政性资金之外的其他资本,包括但不限于依法设立的国有和民营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混合所有制企业等主体,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的资本。 办法中的土地整治项目是指通过土地整理、开发、复垦等工程技术措施,能够产生补充耕地指标的项目。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