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废水中含有很高的色度,不仅影响接纳水体的美观,特别是严重影响太阳光的投射而妨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因此,必须使废水出水色度达标排放。目前,国内外常见的脱色方法有混凝脱色、吸附脱色、臭氧氧化、膜分离技术等,采用常规的混凝脱色法不能有效达到脱色的效果,而且产生大量污泥需二次处 理,吸附脱色具有选择性,价格较高,再生困难等问题,膜分离技术主要存在膜堵塞,膜污染和投资高的问题。 臭氧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能有效去除色、臭、味、酚氰、惰性COD 等,目前利用臭氧技术脱色,在染料、制浆、柠檬酸行业已有相关文献报告,这些文献大都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工程上应用较少,工程上应用臭氧技术主要集中于深度处理和回用方面[5-6]。本1 原工艺及存在问题 1.1 原有工艺流程 原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各用户排放废水经混合均化后进入中和池,进行pH 调整至6~9,后出水自流入缺氧池,在反硝化菌作用下,并有外加的
项目名称:酒精厂(玉米)污水脱色提标改造 污水来源:生化出水 原有水泥水池:15*5*4m(有效水深3.5m) 进水方式:连续式
水质:发酵制药废水,氧化沟处理后COD达1500mg/L,BOD只有20~40mg/L,进氧化沟前B/C=0.5~0.6,COD达7000mg/L,有ABR厌氧,不过效率不好,污水颜色随着COD的降低在加深,最近成焦糖色(如酱油色/可乐色),色度达480倍,一般次氯酸钠、双氧水、脱色剂等去脱色效果差,无法达到排放要求色度80,请问有哪些方法可以去除这种颜色或推荐何种脱色剂进行合作,谢谢!
脱色絮凝剂法: 高效脱色絮凝剂
污水色度超标的原因及脱色技术汇总
由于进水污水有色度,末端处理好的污水再投加次氯酸钠用于脱色可以吗,在法律上有没有什么相关禁止用次氯酸钠的规定。因为次氯酸钠会产生氯气为,因此有点担心次氯酸钠不能在末端进行投加。希望大家能帮助回答一下。
一、污水处理及流程(一)、污水处理的定义 污水处理是指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二)、污水处理的流程 污水处理一般分为三个处理阶段:1.机械处理;2.生化处理;3.深度处理。臭氧投加在污水处理的深度处理阶段,在深度处理阶段的消毒池或清水池,投加方法为,从水池中取水通过增压泵和水射器再回流到水池中,在水池中使臭氧和水充分接触,延长臭氧和水的接触时间,把多余的尾气分离出来,臭氧接触池最好密封,收集的尾气通过尾气口排到室外或接上尾气毁灭装置。二、臭氧在污水处理中的具体应用(一)臭氧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1.降解难降解的大分子及有机物;臭氧可以分解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和三致物质,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2.脱色、除味;臭氧去除污水
污水处理除异臭味,脱色,降COD及作用原理【推荐】随着水源污染日益严重和国家水质标准的提高,饮用水水质安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臭氧(O3)是应用最广泛的新型氧化剂,既可氧化分解去除微小的有机物、胶体杂质、腐殖酸,又能去除水中污染的浮油及藻类微生物和细菌、病毒。由于其技术经济的优势,已经在广泛应用了,取得了一些研究和工程的应用的成果。 一.臭氧对剩余污泥的减量化活性污泥法使污水日处理能力得以提高,并作为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已成为一个难题,污泥处理费用占整个污水处理费用的比重很大。在剩余污泥减量化技术当中,用臭氧对污泥进行前处理的减量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经臭氧处理后的污泥作为污水的一部分和目标废水一起进入曝气池,被微生物利用消化,部分转化为二氧化碳,经过这样一个臭氧对污泥的预处理过程,剩余污泥得到大幅度减量。臭氧剩余污泥减量技术现场需要臭氧发生器,能量消耗较大,高效率臭氧发生器的开发和臭氧的利用率对于降低污水成本有很大的作用。日本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高效率臭氧器的开发,在提高臭氧利用效率等研究上
我接了一个纸厂的调试,以前的工艺是另一个公司做的,但是那个公司跑路了,一个熟人就找我来调试.纸厂情况:一个小型纸厂,共四条生产线.其中一条是生产再生纸,加红色色粉,生产鞭炮纸;三条是买浆饼生产,加黄色色粉,生产上坟烧的纸.出水情况:COD:2000,SS:230,PH:8.5,水量:2400T/d.处理工艺:调节池-一沉池-水解酸化池-曝气池-二沉池-清水池.现在污泥量在10%左右,但是因为生产中有加色粉,试过用铝盐,铁盐,酰胺这些絮凝剂,但是对色度都没办法.要是用脱色剂,成本又太高了.我是不是该在二沉池后加个吸附?还有更好的办法或者是便宜点的药剂么?各位高手请指教~~~~~~~~江湖救急~~~~~~~~~多谢了~~
一、设计依据: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97—2009)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技术咨询:15101638838 GB 18596—2001 畜禽养
印染工厂、屠宰场、医院、众多工厂等排出的污水有颜色,脱色是污水处理的一环,今天介绍污水处理臭氧发生器的污水脱色技术。 污水臭氧脱色过程:无论蛋白质或核酸分子是有机物,都是由碳、氢、氧、氮、磷或硫(碳、氮、氧、氮、磷或硫)组成。同时,病毒的外壳由许多蛋白质亚单位组成,即外壳颗粒。 每个壳颗粒通过非共价键连接,并对称缠绕在一起。蛋白质由多条链组成,核酸由相连的核苷酸链组成。其中,羟基,作为一个整体,是电中性的,但如果从组内看,它的一部分携带更多的负电荷(如氧原子),因基团的这部分(R-OH)有“额外”的成键电子,所以带负电:另一部分带有更多的正电荷(如氢原子),基团的这部分缺乏成键电子,所以带正电。 若有另一个相似的基团靠近,正、负电荷之间互相吸引便生成一个弱键,即称氢键,如多肽的基团之间或核苷酸的硷基之间以及在DNA或RNA分子里的硷基配对均容易形成氢键。 虽然单个氢键非常弱,但是很多氢键在一起,从而构成植物细胞坚韧的细胞壁。现再看臭氧,它是属强氧化剂,氧化电位高(2.07ev)。凡电负性高的元素能
环保问题日益严重,主要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污水排放,饮用水水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臭氧(O3)是应用最广泛的新型氧化剂,既可氧化分解去除微小的有机物、胶体杂质、腐殖酸,又能去除水中污染的浮油及藻类微生物和细菌、病毒。由于其技术经济的优势,已经在广泛应用了,取得了一些研究和工程的应用的成果。 一、臭氧对剩余污泥的减量化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活性污泥法使污水日处理能力得以提高,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已成为一个难题, 污泥处理费用占整个污水处理费用的比重很大。在剩余污泥减量化技术当中,用臭氧对污泥进行前处理的减量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经臭氧处理后的污泥作为污水的一部分和目标废水一起进入曝气池,被微生物利用消化,部分转化为二氧化碳,经过这样一个臭氧对污泥的预处理过程,剩余污泥得到大幅度减量。臭氧剩余污泥减量技术现场需要臭氧发生器,能量消耗较大,高效率臭氧发生器的开发和臭氧的利用率对于降低污水成本有很大的作用。
请问各位老师,用活性炭给污水脱色 PH在多少上合理。还有就是用碳多少?我们现在一个反应池是20方污水。多谢多谢了脱色之前我们用的 芬顿法氧化
颗粒活性炭脱色装置的平衡状态在试验条件下的最大吸附能力。最佳的设计方案应该且只能通过在本地工厂中进行详细试验来获得通用设计用的工艺参数,但在设计过程中还是有一些基本原理是必须遵守的,颗粒活性炭脱色装置的设计与其它大多数生产装置一样,颗粒活性炭装置的设计也是为了提供一个多组问题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下文中我们将对某些关键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进行简单描述,这些参数系不受固定床或脉动床装置形式影响的工艺因素。1、活性炭投加量。确定了接触时间参数后,即可根据吸附等温线检测结果来确定活性炭的投加比率参数了。取整数倍的待脱色糖液数份,将其分别与不同量的活性炭试样相混合;所有炭样均已预先进行过接触时间试验并确定了接触时间参数,到了预定时间后,对液相中色素残留量进行分析测试。通过做图法(一般采用双对数座标纸)获得每单位重量活性炭对吸附质的可吸持量曲线。如果获得的是一条直线,说明糖液中的各种类型色素化合物均可以相同的吸附速率被活性炭吸附;但若呈非直线性关系时,则说明在试验体系中活性炭是以不同的吸附速率对不同色素吸附质进行吸附脱除的,其中某些色素甚至无法经活性炭来吸附脱除。关于这方面的更多细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总余氯是0.5mg/L,但是在其注1)中有规定接触池口总余氯量3~10mg/L。这3~10mg/L的总余氯必须要修一个脱氯池来处理吗?
各位坛友好!关于各构筑物和管渠的设计流量,请同行赐教: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第3.1.1条规定:截留井以前的旱流污水设计流量=设计综合生活污水量+设计工业废水量,后面条文解释“设计综合生活污水量Qd和设计工业废水量Qm均以平均日流量计”;2.第4.1.1条规定:排水管渠断面尺寸应按远期规划的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设计; 5.2.1 污水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按泵站进水总管的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计算确定。 5.2.2 雨水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按泵站进水总管的设计流量计算确定。当立交道路设有盲沟时,其渗流水量应单独计算。 5.2.3 合流污水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 1 泵站后设污水截流装置时,按公式(3.3.1)计算。 2 泵站前设污水截流装置时,雨水部分和污水部分分别按公式(5.2.3-1)和(5.2.3-2)计算。 3.以及第6章有关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流量的确定。问题:1.第1和第2是否有矛盾的地方?2.请教厂内各构筑物和厂外管渠、泵站的设计流量该如何确定。请同行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