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站和10kV变电站能否设在一个建筑物内,是否必须分开建设。如建设到一个建筑应遵守110~35kV变电所规范吗
我想知道不同容量变电站的造价计算所要考虑的方面,我知道变电站造价投资的计算式:Z=a+b×sa是投资中与变电站与容量无关的部分,b是与变电站容量成线性关系的系数.我想知道a是怎么得到的,b有没有确定的值.以及相应出线的造价,即10kv,20kv,35kv.每公里的造价.谢谢!
采用的JYN-35KV配电柜装在箱式变电站一次方案及平面布置方案;采用KYN28-12配电柜装在箱式变电站内一次方案及平面布置方案
我校需建一座临时变电站,容量:500KVA进线10KV,高压侧不计量。低压侧计量,按变压器容量配互感器,须预留电度表安装位,以便安装电力公司的表计。出线回路数:6路,配200A空气开关、电度表和相应的互感器。不配补偿装置。采用常规变电站和箱式变电站优缺点有哪些?比如价格、可靠性、易维护等方面。[ 本帖最后由 hanzhg54 于 2013-1-7 20:28 编辑 ]
我想要一个具体变电站的详细资料,写论文用。包括变电站的名称,位置,主接线,等等越详细越好!谢谢啦!(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变电所监控系统的设计,所以我想找一个具体的变电所写不然太空洞了)
国家电网在《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的宣讲资料中详细罗列了现有数字化变电站所存在的问题: 1、数字化变电站仅实现两大应用:电子式互感器、IEC61850 2、缺乏相关的建设标准、规范 3、过程层/间隔层设备与一次设备接口不规范 4、没有解决IEC61850/IEC61970接口 5、主要局限在自动化系统本身,无整个变电站的建设体系(计量) 6、变电站没有信息体系,没有形成更多的智能应用 7、缺乏检验、试验评估体系
以下文章来源于消防资源网
这是一个110KV变电站二次图纸,是对此图书《怎样看110kV变电站典型二次回路图》的很好补充。《怎样看110kV变电站典型二次回路图》此地可以先下载,对照实际典型图学习,效果更好。我也下了前人的《怎样看110kV变电站典型二次回路图》,不过他那分成9个小部分,需要浪费很多土币阿。格式:PDF
企业总变电站:变压器 35KV/10KV,10KV的馈出柜在企业总变电站,采用的是真空断路器柜;车间变:变压器10KV/0.6KV目前现状:企业总变电站一根电缆从馈出柜引出,直接接到车间变变压器的高压侧问题讨论:要不要在车间变压器加一个断点,隔离开关或者真空断路器备注:车间变和总变电站不在同一个建筑物中,两个系统的设计由两家不同的设计单位分别设计希望各位达人不吝赐教,并且有相关的规范标准!!!
变电所和变电站简单的来说祥泰电气提示其实是一回事,就习惯上来讲变电站规模可能要大一点。 变电所按电压等级可分为中压变电所(60千伏及以下)、高压变电所(110~220千伏)、超高压变电所(330~765千伏)和特高压变电所(1000千伏及以上)。按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可分为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和终端变电所。 变电所由主接线,主变压器,高、低压配电装置,其次祥泰电气提示继电保护和控制系统,所用电和直流系统,远动和通信系统,必要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和主控制室等组成 。其中 ,主接线、主变压器、高低压配电装置等属于一次系统;继电保护和控制系统、直流系统、远动和通信系统等属二次系统。
本帖最后由 打破砂锅问到底 于 2014-9-10 09:58 编辑 变电站接地
变压器容量为1600kVA,1台高压进线,选用真空负荷开关(额定电流630A,开断电流25kA);1台高压计量;1台出线,选用负荷开关配熔断器,低压侧1进线柜,2台200kVar电容补偿柜,2台出线柜。这样做,是否符合规范?哪位有更好的方案?
本人设计一个100KV变电站,一台5000KVA变压器,一电站上网用,单元接线。请问,主变高压侧,可不可以不装设断路器,只装设隔离开关。
我公司35kv变电站要进行改造,站内中央控制室及出线柜都是80年代的老柜,想逐步改造成微机控制的综保变电所应注意哪些?谢谢!
我现在有个35kV变电站的项目,35kV主接线采用的是单母线接线方式,主变高压侧采用的是星形接线方式。变电站有两回35kV出线,一路从110kV变电站引来,另外一路从200kV变电站引来。其中110kV变电站的主变35kV侧是星形接线方式,220kV变电站的主变35kV侧是 三角形接线方式,请问各位大神,此两路电源是否有冲突,如有冲突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急啊!
通常变电站是电力系统进行电压变换、电能集中与分配、电能流向控制及电压调整的重要场所,起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纽带作用。作为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变电站既是电压与无功的“调节控制中心”,又是电力系统重要的“信息源”和“信息中继站”。 1变电站的发展历程 国外开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相关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技术比较成熟,而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相关研究,到目前为止,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代: (1)以RTU为基础,基于变送器及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等设备。该系统功能不强、硬件设备重复、整体性能指标低、系统连接复杂、可靠性低,但结构简单、成本低,较适合于老变电站的改造。 (2)以单片机为基础,由数据采集单元、监控主机、综合监控单元、微机保护单元组成,采用串行通信方式实现数据通信,双绞线用RS485接口连接。该类系统具有较强的在线功能,各种功能比较完善,且人机界面较好。但系统仍然比较复杂,连接电缆较多,系统可靠性不太高。 (3)以现场总线、局域网技术为基础的分散式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可划分为三个层
教:有人值班变电站午休究竟怎样规定 变电站:防贼防火防领导 3月27日。中午。 背景:1、我工作的变电站是110KV有人值班变电站。一共6个人,3个班,三天一轮换交接。 2、我是副班。当天我们交接班。我当天5点半起床,6点15(正常是6点)出门。然后先坐城市公交车转两次后,坐组合出租车45分钟到一个县城的长途车站,上该县城的另一长途车。一个半小时后到我要到农村集镇。正常的话再坐一村村通客车到我工作的地方。 3、我们10点半交接班。当天正班因为当地农民“堵”路而晚到。在10点40交接。……正班和正班交接。交待了站内有的工作,还有一处接地点(我也特意注意了后台机上显示的 一把接地刀闸 合位的提示)。 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会。我就开始午休。我午休的地方在主控室3楼的休息室。正班在2楼的。——这个有点奇怪的设置,不过也习以为常了。 然后我睡得迷迷糊糊,听见正班师兄急促的一声敲门,然后说“有人来了”。我于是有点不甘地起来,急忙叠被子(单位要求军事化——不过还不是官面文章,并且呢,当时想的是如果看不叠,又是
供电部门的说220kv变电站检修周期是一年,检修时候两台变压器停一台,周期检修的时候是不是要断下级110kv变电站的电啊?
一、变电站避雷针一般多高? 变电站避雷针的高度并非一成不变,其设计需根据变电站的具体位置、周围环境、雷电活动频率以及保护范围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通常,避雷针的高度设定需确保其能有效吸引雷电,从而保护变电站内的设备免受直接雷击。一般而言,避雷针的高度不宜过高,因为过高的避雷针可能反而成为吸引雷电的焦点,增加雷电袭击的概率。目前的普遍共识是,变电站避雷针的高度应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但一般不超过30米左右,这个高度既能有效拦截雷电,又能避免过度引雷。当然,对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雷电密集区,高度可能需要更细致的计算和评估来确定。 二、变电站避雷器安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