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工艺流程: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①混凝土分六层浇筑到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 ②模板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人工振捣,在此间隙同时浇筑第二套模板,如此重复直到第一层混凝土振捣完毕。 ③振捣手站在平台小车上进行混凝土振捣,平台小车为桁架式结构,比模板顶低50cm,四周设围栏。混凝土振捣采用直径70mm振捣棒,并采用双棒并列同步振捣,两个振捣棒要同时贴近两侧版面,然后同时插入、同时拔出、同时移动,以使模板两侧的汽泡同时带出,振捣棒与模板的距离控制在10cm左右,移动间距30-40cm,每点振捣时间控制在25-30s. ④为了防止松顶,混凝土浇注到顶部时要预留10cm的高度,先将顶部产生的混凝土浮浆清除干净,然后再浇注新混凝土到顶,预留这层混凝土轻轻点振即可,振捣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5~10s. ⑤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混凝土第一次抹面,不允许进行洒水抹面。 ⑥斜坡面要采用“吊棒”振捣。在距离振捣棒棒头2/3棒长位置焊接M12螺母,将1.5m长的铅丝一头绑在螺母上,另一头弯成手柄形状。振捣手一只手提铅丝,另一只手握振捣棒,将振捣棒送入斜坡面模板内,然后平行于
防水混凝土工艺原理及其在工程事故中的应用
香港浇注混凝土工序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PPT文档
随着各地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混凝土在建筑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混凝土裂缝这一通病却一直如影随行,没有得到解决,给工程带来各种各样的危害。
在学习BIM应用与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不断领悟了BIM思维的本质,BIM其实就是一个整合许多数据的3D建筑模型。不同的数据,可用于不同的成果需求。造价师需要工程量清单及产值签证核算;设计师需要提前查看项目各专业是否冲突;建造师需要智慧工地的进度、质量安全等的管理数据。不同的岗位各取所需,推动BIM软件的二次深化设计开发,这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传统建筑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最佳方式。相信,随着人工智能及VR不断深入运用,采用当代创新高科技工具,建筑业从业者一定会脱胎换骨的变化。作为主体结构分部的混凝土工程,是继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后的最终一环,此刻如何全面运用BIM实现管理升级,是对每一位建筑从业者的挑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混凝土工程的BIM应用点主要有:3D可视化、专业间碰撞、施工模拟及算量、成本预算、质量安全监控等方面。结构建模后的虚拟漫游,可以对复杂结构体系的空间审核、优化设计,配合审图尽早发现问题。目前出现的BIM结构仿真模拟软件,可对重要构件的混凝土施工进行方案及进度模拟,提前规划施工工序、人员安排、设备机械配置及采购计划。在
通常拌制混凝土是将水泥、砂、石子和水同时搅拌。这种搅拌方法的缺点是:水泥颗粒易聚块成团,不能充分水化,各组分材料之间也易形成大量气泡,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所以宜采用分次投料搅拌法,本方法适用于不掺外加剂条件下坍落度小于12CM的塑性、低塑性、半干硬性混凝土,也适用于掺外加剂的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分次投料搅拌工艺有以下几种:一、水泥裹砂法: 先将全部砂子投入搅拌机中,并加入总拌和水量70%左右的水(包括砂子的含水量),搅拌10~15秒,再投入水泥搅拌30~50秒,最后投入全部石子、剩余水及外加剂,再搅拌50~70秒后出罐。二、水泥裹石法: 先将砂、石投入搅拌机,并加入总拌水量70%~75%的水(包括砂子的含水量),搅拌10~15秒,再将水泥投入搅拌30~50秒后出罐。三、砂浆裹石法: 先将砂子、水泥和占总水量70~75%的水(包括砂子的含水量)投入搅拌机搅拌30~40秒,再投入石子、剩余水和外加剂,搅拌60~70秒后出罐。经济效益分析 采用分次投料搅拌方法,在不改变机械设备
解压后都为DOC文档 大家一起相互学习下
文件格式:PPT文件大小:343 KB
论文简介:混凝土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措施,质量控制。 投稿网友:qq278295903 上传时间: 2013-10-27
关键字:混凝土 施工 裂缝 控制 简 介: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的复杂多相混合材料,在其微观结构相组成之间主要的结合力是范德华力。因此其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当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混凝土裂缝,早已成为全球混凝土工程的一项研究课题,现就本人所学理论知识结合本人较少的实践经验,浅谈混凝土工程施工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 一、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的复杂多相混合材料,在其微观结构相组成之间主要的结合力是范德华力。因此其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当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因此,混凝土发生开裂的条件就是:在约束下变形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抗拉强度,也就是说必须同时考虑三个条件:变形的大小、约束的程度、当时的混凝土抗拉强度。不受约束的自由变形不会产生应力;抗拉强度足以抵抗所产生的拉应力时则不会开裂。也就是说不能笼统地认为收缩必然开裂。所产生的应力大小和当时的弹性模量有关,和能够松弛应力的徐变有关;是否引起开
摘要:现在,在全国各地的引调水、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由于混凝土防渗渠道有良好的防渗效果,已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现浇混凝土防渗渠道效果和耐久性,除了正确合理的设计以外,必须严格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强对混凝土的品质、配合比质量的波动以及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浇筑、养护等施工工艺的监督和管理,以保证施工质量,做到优质、经济、安全。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论述现浇混凝土梯形断面防渗渠道的各方面的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混凝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和和运输、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及拆模等工艺流程及其质量控制。 关键词:渠道混凝土防渗施工 引言目前,全社会大力推行节水灌溉的措施,渠道作为节水灌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渠道的防渗效果较差渗漏严重。根据调查发现,渠道渗漏的水量占渠系损失水量的绝大部分,一般的情况下占渠首引水水量的 30%左右,在比较大的、灌溉设备较差的灌区和渠系防渗较差的地区可高达 50%以上。渠系的水量损失不仅降低了渠系的水利用系数,减少了灌溉的面积,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而且有些地方会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导致土
施工准备 1)钢筋规格、尺寸、各技术参数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2)模板的选型、表面处理、强度、刚度,脱模剂的使用等都必须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3)各种原材料、外加剂、掺合料的质量均经过复验,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混凝土的各项技术参 数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相关要求; 4)提前与搅拌站沟通,确保混凝土供应能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需要; 5)对清水混凝土养护的材料落实到位。 6)与混凝土厂家进行沟通,落实混凝土的原材料储备,确保水泥、砂、石子、粉煤灰、矿粉、外加剂等材料的参数保持不变,并根据本工程实际使用量一次性将原材储备到位并封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