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会议主要内容及参会回执请下载附件!
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入选论文及作者名单 论文标题 单位 作者 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 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刘 震 前进中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 北京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焦居仁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实践思考与认识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 胡甲均,张小林 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指导黄土高原生态修复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 汪习军 河流生态恢复的目标与原则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董哲仁 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陈法扬 新时期水土保持思路与布局探讨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姜德文 加快生态修复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陕西省水土保持局 周万龙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与生态修复区划若干问题思考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王治国 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的意义及对策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 廖纯艳,蒲勇平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与生态重建 淮河水利委员会 姚孝友,肖幼 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修复的思路
11月12日至16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主办的“2010中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高级研讨会暨国家水专项湖泊主题学术研讨会”在南昌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玉庆、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振鹏,以及来自国内和日本的73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企业等单位的近700名专家、学者、管理与技术人员和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大会设置了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最新理念、技术与管理经验、大型通江湖泊与轻污染湖泊的水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原理与技术、污染源系统控制技术与实践、河流水污染流域系统控制与治理技术及方法、城市景观水体管理、污染水体整治与修复技术、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与供水安全保障技术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流域水环境管理
论文导读:实现水利功能和生态修复功能的统一。另一方面进行河道整治。河道整治,浅析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关键词:河道整治,生态修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河流开发力度的增大,河流的管理问题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河流要发挥防洪、供水、灌溉、发电、航运、旅游等传统水利功能,另一方面要兼顾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性的需求,实现水利功能和生态修复功能的统一,并在开发利用水资源与保护河流生态系统之间寻求相对平衡。目前河道治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河道渠道化,传统的护坡工程侧重于工程安全和人类单方面的需要,设计时往往采用不透水的硬质结构,对河流的环境效应和生态补偿重视不够。因此修复河流生态和优化河流管理是保障河流健康的先决条件。基于这一观点,从河流健康的理念出发。对河流的现状、发展及治理进行分析。 1 河道现状 1.1 河道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河流管理方面,已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仍有区域性的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紧缺、水生态退化、洪涝灾害等问题尚待解决.流域多头
生态恢复就是原来的生态已经彻底受到破坏,破坏程度大,要恢复到原来状态。生态修复就是原来的生态只有一部分部分受到破坏,破坏程度小,要修复到原来状态。
河流生态修复的方法和技术
midas学习_Civil_研讨会
详见附件!!
:lol PKPM2010研讨会资料(朱学明)[ 本帖最后由 liuwenjiliu 于 2010-10-14 23:24 编辑 ]
本次会议的相关介绍见帖http://bbs.co188.com/content/0_2857104_1.html,这里不再说明.论文集按照会议主题分类进行上传!论文目录见下图:
本次上传的是2008年在广州会议的论文集。2010年《中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将与2010年11.12-16日在江西南昌进行,地点为江西饭店。希望同行们去参加学习,更希望参会者能够上传会议的论文集,以供大家交流学习!
全国景观生态学学术研讨会--大会论文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河流开发力度的增大,河流的管理问题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河流要发挥防洪、供水、灌溉、发电、航运、旅游等传统水利功能,另一方面要兼顾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性的需求,实现水利功能和生态修复功能的统一,并在开发利用水资源与保护河流生态系统之间寻求相对平衡。目前河道治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河道渠道化,传统的护坡工程侧重于工程安全和人类单方面的需要,设计时往往采用不透水的硬质结构,对河流的环境效应和生态补偿重视不够。因此修复河流生态和优化河流管理是保障河流健康的先决条件。基于这一观点,从河流健康的理念出发。对河流的现状、发展及治理进行分析。 1 河道现状 1.1 河道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河流管理方面,已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仍有区域性的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紧缺、水生态退化、洪涝灾害等问题尚待解决.流域多头管理、职责不明、公众参与不足等现象仍然严重存在。虽然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改变了原有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其主要表现在河流干涸,水生态环境消失;河流功能降低,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加重。因此.基于环境变化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探讨河流治
河道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河堤、河床、护坡、水质以及生物等。 河道一方面是能够防洪和排涝,另一方面也能够引水和防止干旱,而另一方面,河道也能让生态、景观、休闲和旅游之间进行有机并且合理地融合,是一处非常重要的设施。 当前我国的人口以及社会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当中,河道的生态环境状况每况愈下,让河道景观受到了危害,同时也严重危害着河道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是当前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发展难题之一。 1、 当前河道及治理技术现状 当前,我国的河道形状拥有十分严重的“直线化”和“平面化”的问题,当前的河道逐渐丧失了原本应该拥有的“曲折蜿蜒”的形状以及很多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特征。 当前的河道,因为水污染严重、水的环境恶化等原因让河道的自净能力无法赶上其所拥有的纳污能力。 水的环境质量大部分都在 V 类,甚至是更低的水平。 河道当中的生态系统遭到了十分严重的破坏, 导致河道当中的一部分变成了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