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总会出现各种缺陷,如何处理这些缺陷保证结构安全,希望讨论!
桥梁桩基的缺陷处理方法,别说我没告诉你!
本帖最后由 hntxb123 于 2013-5-21 15:52 编辑 混凝土严重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混凝土,拆模后发现部分表面墙存在不同程度的蜂窝及麻面现象,严重处局部受力钢筋外露,针对这些混凝土质量缺陷,特制定如下整改处理方案。 判别依据及处理方法如下: 一 麻面 <
均为来自实际工程施工经验中的总结,相信对各位网友会有用的!
去年断了两台电机转轴,于是单位对16台高压电机转子转轴进行了金属检测,发现不同程度存在裂纹。见附表。请教高手如何处理,费用如何,小于5mm裂纹可以金属补焊么,为什么。
此种处理方法主要是发挥环氧树脂凝结速度快、高强度、粘结性好、防水能力强的特点,但环氧树脂的缺陷为必须与干燥表面衔接才有良好的粘结能力,所以在地下水充分地带必须以酒精喷灯、快凝砂浆等作为辅助,其固化剂乙二胺具有一定毒性,工人作业应注意通风,或改为烯类药剂进行替代。环氧树脂可广泛用于房建、水工等防水工程,适用范围广,相对甲凝、丙凝、氰凝、水泥注浆等处理方法有其独到的特性。 工程概况 ----(桩号)倒虹吸管为 高速公路上一条30米长倒虹吸管,管径1.5米,填土高度50cm,基础设计为20cm厚砂砾垫层,20cm厚C20混凝土基础,护管混凝土为80cm高,管节间护管带为30cm宽、10cm厚钢筋混凝土,水头为6米高,洞口口径为1.5m×1.5m,两头接当地灌溉沟。在施工完毕4个月后做灌水试验,出现大量漏水,局部地方有喷水现象。经过详细检查,发现漏水原因为: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在管节间、洞口与管节接缝处有较多裂缝,或有蜂窝现象;两节管身有轻微裂缝;护管带与管节脱层等缺陷。
现在我遇到了一个难题:某混凝土重力坝工程冲沙底孔(断面尺寸6×6m)经潜水探明,由于该电站泥沙石含量较大(尤其是汛期),设计时未考虑水流中的石头冲击破坏,经过去年一个汛期的冲击,上游事故检修闸门槽遭到挟沙石水流的冲击破坏,事故门底坎丢失,底板被冲出一个深度最大1.5m、宽2m的深坑,底板双层配筋全部破坏外露并被摩细,底部灌浆廊道混凝土厚度最小为50cm(原设计2m),因下游工作闸门正在工作所以破坏情况不明,目前该水电站已经发电,汛期马上就到,底板距坝顶高度32.5m,目前水下深度19m,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有什么处理办法请大家指教,有没有处理的类似经验?不甚感激!!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5-5-15 14:14 编辑 一、混凝土质量缺陷分类及产生原因: 1、混凝土的麻面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形式广泛用于交通建设领域。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桥梁结构的安全,如混凝土的配制、灌注等,若稍有不慎或措施不严,就会在灌注中产生质量事故。因此施工中各个环节至关重要。灌注桩又属于隐蔽工程形式,受地质因素、施工工艺等影响,质量检查也比较困难。这里介绍几种桩基检测方法。 1.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桩基检测方法 1.1 钻芯检测法:由于大直钻孔灌注桩的设计荷载一般较大,用静力试桩法有许多困难,所以常用地质钻机在桩身上沿长度方向钻取芯样,通过对芯样的观察和测试确定桩的质量。 但这种方法只
一、构件现场检验 钢结构成品的现场检验项目主要包括构件的外形尺寸、连接的相关位置、变形量、外观质量及制作资料的验收和交接等,同时也包括各部位的细节及必要时的工厂预拼装结果。成品检查工作应在材料质量保证书、工艺措施、各道工序的自检、专检记录等前期工作完备无误的情况下进行。 1、钢柱的检验
三峡永久船闸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
地基基础缺陷的处理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一、地基基础缺陷的种类及其对建筑物使用、安全、耐久性等方面的影响; 二、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安全度、使用要求等具体情况对地基基础变形的适应性; 三、地基基础变形、结构变形的数值,发展速度和趋势; 四、地基基础缺陷和加固上部结构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地基基础处理的措施有:对上部结构进行维护;对上部结构进行加固或减荷,基础加固、地基加固。上述几种措施有时不单独采用,有时需多种措施综合采用。这些措施的选择,往往需要对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作全面的考虑,提出不同的方案,进行经济和技术上的比较,从而选择合理的方案。必要时还应对缺陷形成的原因及现实,从使用和维护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地基基础缺陷处理的一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