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上没有梯子筋,梯子筋的布置横向间距有要求吗?
上次去工地验收的时候,甲方告知,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仔细看设计图纸,导致板角部放射筋漏放,砼已浇筑,除凿开补筋的方法外,大家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欢迎讨论!
等直径横向二并筋时,并筋后钢筋重心在原钢筋的重心处;纵向等直径二并筋时,并筋后钢筋重心在距钢筋下或 表面d的位置处。对于这条很不理解,请教大家。
现在项目接到一份车库施工结构图纸,图纸中要求钢筋可以采用并筋施工,现根据图集11G 101-1中56页要求,图集中仅要求有并筋净距S1,S2,S3;标注中:2、3关于钢筋锚固长度,接头面积百分率说明美明白什么意思!先请教各位:假设6米净跨采用直径25钢筋并筋操作,钢筋搭接位置位于两侧端部各进2米处,那么问:在不同钢筋搭接接头下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均为多少?给出相应计算公式-----------哪本规范或图集有相关的计算公式----------谢谢
一栋18层住宅,在7度区,场地2类,在设计地震分组1、2、3组下,同一片墙体配筋,第一周期,层间位移如下:第一组 二层某墙体配筋2cm2 T1=2.13s 层间位移:1/1165第二组 二层同一片墙体配筋3cm2 T1=2.13s 层间位移:1/1035第三组 二层同一片墙体配筋4cm2 T1=2.13s 层间位移:1/932为什么远震反而配筋位移更大呢?按理说,一栋建筑物越是远离震源,受到的地震影响应该更小才对啊,配筋和层间位移应该更小才对,可是计算结果却不是这样。地震分组和特征周期相关,特征周期越大,地震影响系数越大,配筋和层间位移越大。
[分享]关于“并筋”你知道多少?
小弟第一次做钢结构厂房,是砼柱钢梁的,我用的是STS里的框排架建的模型算出来的柱配筋要3000多用PM-SATWE建模算柱配筋只要700多,相差太多。想请大家帮我看看是不是模型有问题基本参数:跨度为26*3 柱距为6米 恒载0.2 雪载0.45 里面有建筑图,模型是STS的听说STS算的柱配筋不对,不知道是不是?大家再算砼柱钢梁时,柱配筋是怎么算的??困惑啊!!!!!
我们的建设项目基础为坡形条形基础,图集中构造筋的设置要求是梁腹板大于等于450时,且间距≤200。施工图纸中有这样的例子(基础):TJBp 500/300 ,而梁700*900,G2C8.我的算法是梁的腹板高度等于梁高减去(h1+h2),如果采取这种算法,就有这样的结果:只剩(900-500-300)=100的距离配置构造钢筋了,这与图集出入太大,请问我是哪里出错了,请指教。
将相同尺寸柱的配筋、尺寸、配股率按大小顺序标出,同时标明原柱位对应的序号,方便柱配筋[ 本帖最后由 jqka 于 2012-12-31 16:13 编辑 ]
请教:柱纵筋间距可以不等吗? 忘了以前在哪看过这样画柱子,在陈青来前辈的书里也没有翻到,,今天偶尔翻到就截下来贴出来,抛砖引玉,高手勿见笑哈。 柱纵筋规范上有对称配置,净距50,不宜大于200的说法,是否就意味着可以不等? 这种不等间距的纵筋布置 可以解决等距排列纵筋时箍筋不对称、为了满足隔一拉一凑肢数的问题, 现场有这样摆的吗?是否便于施工? 还有梁—— 按这个原则,看来是可以的。 接下来就是:不等排列时梁柱节点钢筋会打架吗?
本帖最后由 ldbxss 于 2013-3-12 21:36 编辑 看了国标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1>第103页之「悬挑板阳角放射筋Ces构造」图中的几个详图,觉得如此配筋非常麻烦,设计施工都非常费劲,施工尤为不易,不好掌握放射筋的长度及间距,我觉得此处应做如下修改:将悬挑板两个方向的受力筋分别延伸至阳角边缘。 悬挑板阳角之所以要附加放射筋,无非就是此处只有两个方向的分布筋而没有受力筋,将两个方向的受力筋延伸至板边就解决了没有受力筋的问题,取消了放射筋及分布筋后并不会增加悬挑板的含钢量,还可能减少钢筋的用量,在结构的安全性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这就如图锥形和阶梯形独立柱基础,两个方向都是受力筋,有谁会在阳角处再设放射筋?如此即简化了设计又方便了施工,更
混凝土规范10.2.16 :当梁的腹板高度 hw 450mm 时 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 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 bhw 的 0.1% 且其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定量计算:假设板厚100,梁截面250*600,则0.1% w bh =0.1%*250*500=125 2 mm ,一般每边最少2 根12=226 2 mm ,;梁截面300*800 时,则0.1% w bh =0.1%*300*700=210 2 mm ,2 根12 可以满足,但是一般加大为直径为14,并且800 的梁高,一般每侧要3 根构造纵筋(腰筋)
我只在《砼规》9.1.6条1款看到:单向板的非受力方向,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受力方向跨中板底钢筋截面面积的1/3。 请问还有其他关于梯板分布筋构造要求的规定么?谢谢!:(
我跟同事讨论,同事说他的解决办法有这些,也拿来和大家分享,也算是抛砖引玉了: 1、减小连梁高度,使之刚度减弱; 2、加大连梁跨度即加大洞宽; 3、不考虑该连梁工作,墙肢独立承担水平作用。 有时侯,当连梁超筋是由于内力较大配筋过大造成而非剪压比不足时,也可能采用加高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方法提高其承载力,从而解决超筋问题,但是这样的情况相对较少。 大家碰到连梁超筋的情况都是怎么处理的啊,这应该是经常地遇到的,希望大家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拿来共享下,大家共同进步,谢谢!
7级抗震烈度设防,纯剪力墙结构,砌体的拉墙筋如何设置,是每隔500mm一道,伸进墙体内1000mm吗,如果蓝图说明上有伸入墙体长度,但是比规范小,应按规范还是按设计蓝图?:@有没有什么条文规定?
11g329-2压墙筋网片,设防烈度6.7度时底部1/3楼层要求设置通长网片,指的是第一层的1/3还是每个结构层的1/3,请哪位专家帮我解答一下,谢谢!
楼板钢筋中,分布筋应伸入负筋多长?在哪有规定,感谢来打
本帖最后由 quanyugou 于 2014-4-15 14:32 编辑 按G101-1第86页上画的,次梁的通长筋搭接长度是不是就150mm?